时间: 2025-05-01 18: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5:24
来往如梦偈
作者: 本净 〔唐代〕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
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
会梦无两般,一悟无别悟。
富贵与贫贱,更亦无别道。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如同一场梦,现实中的纷扰就像梦中一样喧闹。当人们忽然觉悟时,万事万物都似乎已无所谓,仿佛是在沉睡中领悟到了一些道理。智者能够洞察梦境的真相,而迷失的人却仍然沉浸在梦中的喧嚣里。领悟梦境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觉悟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别。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不同的道路可言。
本净,唐代僧人,擅长诗歌,作品往往探讨人生哲理与佛理,风格简练而深刻。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诗人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真实本质的理解。
《来往如梦偈》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生命的虚幻与觉悟的意义。诗中通过“梦”的意象,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纷扰。诗人用“视生如在梦”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强调人生如梦,世事纷扰如同梦境中的喧闹。接下来的“忽觉万事休”,则表达了一种顿悟的状态,揭示出当人们意识到生命的本质时,所有的追求与执念都显得微不足道。
诗中提到的“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迷失自我的现象。智者能超脱于梦的表象,领悟其中的真理,而迷惑的人则沉浸在梦境的喧嚣中,无法自拔。诗的最后两句“富贵与贫贱,更亦无别道”,进一步强调了无论外在的生活条件如何变化,内心的觉悟与领悟是更为重要的,真正的道路并没有因外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是一种哲学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觉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虚幻与真实,强调内心的觉悟超越外在的物质条件。无论富贵与贫贱,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中“智者”和“迷人”分别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富贵与贫贱”有何意义?
可以将本净的《来往如梦偈》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中强调享乐与把握当下,而本净则关注于内心的觉悟与哲理的理解,这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