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其三十三》

时间: 2025-04-25 18:08:35

诗句

既非扶险阻,何必问年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8:35

原文展示:

句 其三十三 张舜民 〔宋代〕

既非扶险阻,何必问年龄。

白话文翻译:

既然不是为了扶持险阻,又何必询问年龄呢?

注释:

  • 扶险阻:指扶持、帮助克服困难。
  • 年龄:此处指年龄的大小。

典故解析:

  • 本诗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字子厚,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不拘小节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作者表达自己不以年龄为限,不拘泥于世俗观念,更注重实际行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通过“既非扶险阻,何必问年龄”的表述,作者传达了一种超脱年龄限制,不以年龄论英雄的观念。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价值和行动的重视,而非外在的标签和评价。诗中的“扶险阻”暗示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而“问年龄”则是一种世俗的、无关紧要的考量。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既非扶险阻”:表明作者的行动不是为了帮助他人克服困难,而是出于个人的追求和意愿。
  • “何必问年龄”:强调年龄不应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重要的是个人的行动和贡献。

修辞手法:

  • 反问:通过“何必问年龄”的反问,强化了作者对年龄无关紧要的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个人行动和价值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标签和评价。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注重实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扶险阻”:象征实际行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 “问年龄”:象征世俗的评价和限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扶险阻”指的是什么? A. 帮助他人克服困难 B. 自我挑战 C. 扶持老年人 D. 扶持年轻人 答案:A

  2. 作者通过“何必问年龄”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年龄很重要 B. 年龄不重要 C. 年龄是评价标准 D. 年龄是限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类似的超脱世俗、注重个人行动的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句 其三十三》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个人价值和行动的重视,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舜民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苏轼诗集》:全面收录了苏轼的诗作,有助于对比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四 鹧鸪天 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 鹧鸪天 鹧鸪天 三五女伴 鹧鸪天 初秋即景 鹧鸪天 鹧鸪天 寄千帆嘉州,时闻拟买舟东下 鹧鸪天·月琯循环届仲冬 鹧鸪天 赋谢王君巨川招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屋下盖屋 采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眉目如画 逐新趣异 出入神鬼 忠心赤胆 轻侮 包含腾的成语 百无一失 启途 常节 膏粱子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