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45:06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青山在夕阳下显得黯淡,滔滔大江向东奔涌。
余晖洒落如绮,映照着烟波的水路。
使人感到愁苦的是长安远在何处。
几盏小渔灯迷离在近岸,远处低低的客帆靠近前浦。
我暗自回想一生,后悔当初读书做官的选择。
感觉阮籍的归途已经穷尽,归心却被阻隔。
一轮白月断魂,千里之外伤感平楚。
怪那竹枝歌声声怨,究竟是为谁而苦。
猿声和鸟鸣同时啼叫,惊动了这片岛屿。
烛光微弱无法入眠,听着渡口的鼓声。
阮籍: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放荡不羁的个性和诗作而闻名。“阮途穷”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公武,号惭愧,北宋时期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贬谪期间,表现了他对故乡和理想生活的思念与失落,同时也映射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考的词作,诗人在夜幕降临时,面对苍茫的山水,内心的愁苦愈加明显。开篇的“黯黯青山红日暮”通过色彩的对比,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映射了对自身遭遇的不满。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联,渔灯的微弱光芒在浩瀚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渺小,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一丝渺茫的希望。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时,诗人深感“自悔儒冠误”,揭示了他对传统读书人身份的无奈与失望。最后,随着“断魂素月”的提出,诗人再一次回归到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以及对故乡长安的思念,流露出深沉的愁苦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哪里?
诗人感到愁苦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