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舜井》

时间: 2025-05-02 12:27:54

诗句

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

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7:54

原文展示:

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
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白话文翻译:

这碧绿的井水清澈而深邃,仿佛已经流淌了很久;小山顶上,青色的藤萝将它锁住。
我曾经俯视那千山万水,竟然怀疑眼前的景象是苍梧山下那万里的天空。

注释:

  • 碧甃:碧色的井,指井水清澈。
  • 磷磷:形容水的清澈流动,似乎流淌了很久。
  • 青萝:青色的藤萝,常用来象征幽静之地。
  • :这里指被藤萝缠绕、围住的状态。
  •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山,象征遥远和神秘。
  • 万里天:形容广阔的天空,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浩瀚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丽、自然著称,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舜井》作为朱庆馀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作中描绘的井水与青萝,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永恒,体现了诗人在生活的喧嚣中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舜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首句“碧甃磷磷不记年”,让人感受到井水的清澈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青萝锁在小山颠”,则描绘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青藤缠绕、静谧的山顶,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在后两句中,诗人回望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向来下视千山水”,表现出诗人俯瞰自然的态度,而“疑是苍梧万里天”则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思考自然的无限与人生的渺小。整首诗通过对井水和山水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甃磷磷不记年:描写清澈的井水,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美好。
  2. 青萝锁在小山颠:山顶的青藤缠绕,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意境。
  3. 向来下视千山水:回望大自然,感叹其壮丽。
  4. 疑是苍梧万里天:对景色的无尽遐想,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苍梧万里天”来比喻自然的浩瀚与深邃。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井水与青萝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思索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井水与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意象分析:

  • 井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时间的流逝。
  • 青萝:象征着宁静、封闭的自然环境,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千山水:象征着广袤的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的广阔视野。
  • 苍梧:象征着遥远、神秘,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甃”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清澈的井水
    C. 一座山

  2. 诗中提到的“青萝”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宁静
    C. 生命的短暂

  3. “疑是苍梧万里天”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失望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人事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朱庆馀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朱的作品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怀,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宁静的自然意境。两者的诗风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泛舟自中堰入湖 秋夜 舟中作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题施武子所藏杨补之梅 秋夜二首 其二 予宿疾多已失去独气痛时作赋诗自宽 村居书触目 观张提刑周鼎 晨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鼎成龙去 过而能改 天漏 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包含拊的成语 蛊惑人心 长嘘短气 无字旁的字 病入膏肓 阃署 示字旁的字 贞魄 从教 午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