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24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在各种地方的物品中,商州的枳壳名声最为远扬,它的味道对于治病最为有效。如果大家都能共享这种美味,那么我愿意尽量去采集商山的枳壳花。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蕴含道理,关注生活与自然。
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物品的重视,尤其是民间药材的使用。诗人通过描写商州的枳壳,表达了对地方特产的珍视和对分享的向往。
这首诗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商州枳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地方特产的推崇和对人际分享的向往。诗中“方物就中名最远”一句,突出了商州枳壳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自然馈赠的赞美。接下来的“只应愈疾味偏佳”则将枳壳的药用价值与美味结合,体现了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珍视。
诗的最后两句“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共享美好事物的愿望,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流畅,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生活的哲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物品的珍视和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共享美好事物的愿景,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商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方物就中名最远”中的“方物”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枳壳”主要用于什么?
朱庆馀的《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与王维的《鹿柴》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朱的诗更加强调地方特产的价值,而王维的诗则突出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这些书籍将帮助更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