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时间: 2025-05-02 12:36:24

诗句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24

原文展示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在各种地方的物品中,商州的枳壳名声最为远扬,它的味道对于治病最为有效。如果大家都能共享这种美味,那么我愿意尽量去采集商山的枳壳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方物:指各地的物品。
  • 愈疾:治病,缓解病痛。
  • 味偏佳:味道特别好。
  • 交尽乞人人与:如果大家都能分享。

典故解析

  • 商山:位于陕西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古代文人常常在此吟诗作对。
  • 枳壳:古代中医常用的药材,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蕴含道理,关注生活与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物品的重视,尤其是民间药材的使用。诗人通过描写商州的枳壳,表达了对地方特产的珍视和对分享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商州枳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地方特产的推崇和对人际分享的向往。诗中“方物就中名最远”一句,突出了商州枳壳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自然馈赠的赞美。接下来的“只应愈疾味偏佳”则将枳壳的药用价值与美味结合,体现了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珍视。

诗的最后两句“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共享美好事物的愿望,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流畅,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生活的哲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物就中名最远:这是说在众多地方的特产中,商州的枳壳名声最为远扬。
  • 只应愈疾味偏佳:只有这种枳壳能治病,而且味道也特别好。
  • 若交尽乞人人与:如果大家都能共享这美味。
  • 采尽商山枳壳花:那么我愿意尽可能多地去采集商山的枳壳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感。
  • 比喻:将枳壳比作珍贵的自然资源,突出了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物品的珍视和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共享美好事物的愿景,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枳壳:象征着健康与美味,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珍视。
  • 商山:代表着自然美景,与药材的采集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商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陕西
    • B. 河南
    • C. 四川
    • D. 湖南
  2. “方物就中名最远”中的“方物”指的是什么?

    • A. 人
    • B. 地方特产
    • C. 食物
    • D. 药材
  3. 诗中提到的“枳壳”主要用于什么?

    • A. 饮食
    • B. 医疗
    • C. 建筑
    • D. 装饰

答案

  1. A. 陕西
  2. B. 地方特产
  3. B. 医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朱庆馀的《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与王维的《鹿柴》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朱的诗更加强调地方特产的价值,而王维的诗则突出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朱庆馀诗集》

这些书籍将帮助更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午睡闻子规 皇恐滩三首 其一 春寒 之永和小憩资寿寺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月山 暮寒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过舌 成千论万 乚字旁的字 枉苦 一鳞一爪 清和平允 即兴 义不主财 论歌 言字旁的字 坚甲利兵 鬯字旁的字 咄嗟之间 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