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朱庆馀越州归觐》

时间: 2025-04-25 03:35:54

诗句

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

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雨城。

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

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5:54

诗词名称: 送朱庆馀越州归觐

作者: 姚合 〔唐代〕

原文展示:

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
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雨城。
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
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

白话文翻译:

乡里的信件落下了我的名字,太守亲自来拜访,给我带来了荣幸。 他来我居住的波涛郡,之后又回到雾雨缭绕的故乡。 窗外的海山如此近,镜子般的水面映照着世间的清澈。 我该如何跟随你离去,毕竟我在这邻墙旁已过了一生。

注释:

  • 乡书:指家乡的书信,表达思乡之情。
  • 太守:地方官,指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
  • 波涛郡:指作者居住的地方,可能是指水面波涛汹涌的地方。
  • 雾雨城:指朱庆馀的故乡,环境湿润多雾。
  • 镜水:清澈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反射出周围的景象。
  • 邻墙:邻近的墙壁,代表着生活的局限和困境。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与朱庆馀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渔洋,生于盛唐,是一位颇具才情的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和人情世事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朋友朱庆馀归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不舍的情感。开头“乡书落姓名”一句,表面上描绘了书信的落下,实际上暗示着诗人与故乡的连接。接着,太守的登门拜访不仅是对诗人的一种礼遇,更象征着在政治与社会地位上对诗人的认可与尊重。诗中的“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及其心灵的宁静。

最后两句“何计随君去,邻墙过此生”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无奈,虽然渴望随友而行,但却被现实的界限所束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乡书落姓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暗示了他在乡里的身份。
  2. 太守拜亲荣:说明了诗人受到的尊重与荣幸,彰显了社会地位。
  3. 访我波涛郡:引出了诗人的居住地,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4. 还家雾雨城:描写了朱庆馀的故乡,展现了朦胧的环境。
  5. 海山窗外近:诗人通过窗外的景象感受到自然的美。
  6. 镜水世间清:水面如镜,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7. 何计随君去:表达了对友离去的惆怅和不舍。
  8. 邻墙过此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局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水”比喻清澈的心境。
  • 对仗:如“海山窗外近,镜水世间清”,形成和谐的音韵。
  • 排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故乡与自然的深厚情感,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乡书:象征乡情和人际联系。
  • 太守:代表社会地位和人情往来。
  • 波涛:象征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 海山: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向往。
  • 镜水: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乡书落姓名”中“乡书”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乡里的诗
    C. 故事
    答案:A

  2. 诗中的“太守”代表什么? A. 朋友
    B. 地方官
    C. 诗人
    答案:B

  3. “镜水世间清”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浑浊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朱庆馀的《送别》与姚合的《送朱庆馀越州归觐》,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但前者更侧重于送别的悲伤,后者则注重对友人和自然的双重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春游 春游漫成 春游陶家冲 春游词 春游诗 春游回文诗 春游效谢玄晖 春游绝句 其五 春游绝句 其四 春游绝句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报信 三好两歹 显像管 竹字头的字 压山探海 鱼字旁的字 呵诘 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凶炽 遭时定制 口字旁的字 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跳到黄河洗不清 不衫不履 人字头的字 何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