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8:31:00

诗句

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閒庭锁夕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1:00

原文展示:

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閒庭锁夕阳。

白话文翻译:

清晨在政事堂处理完政务,身穿官服走出门外,路上马车成行。片刻后驾马返回私宅,夕阳将整个闲庭锁住,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

  • 朝罢:早上处理完公务。
  • 政事堂:官府办公的地方。
  • 衣冠:指官服和帽子。
  • 牣宇:可能指的是车马,形成队列。
  • 须臾:片刻、短暂的时间。
  • 私第:私人的住宅。
  • 一片閒庭:指宁静的庭院。
  • 锁夕阳:夕阳的余晖笼罩在庭院中,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阏伯”是古代神话中的掌管阴历的神,常与节气相关联。夏至日是古代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气,祭祀阏伯有助于祈求丰收。开元宫为祭祀的场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与神灵的崇敬。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君贞,号东海,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创作于夏至日,诗人前往开元宫祭祀阏伯,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繁忙政务后,回归个人生活的一种宁静与淡然。开篇以“朝罢归来政事堂”引入,直接交代了时间与地点,表现出一种公务繁忙的生活状态。接着描写他身穿官服,踏上归途,形成了一幅官员出入的场景,暗含了社会地位与责任感。接下来的“须臾排马还私第”展现出诗人心中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短暂的归家之路与之前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一片閒庭锁夕阳”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宁静的庭院中,营造出一种安宁、和谐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此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归属感。整首诗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魏了翁对世事的思考与超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罢归来政事堂”:早上办理完政务,返回。
    • “衣冠牣宇鹜成行”:穿着官服,马车在路上成行。
    • “须臾排马还私第”:短暂的时间内回到家中。
    • “一片閒庭锁夕阳”:庭院宁静,夕阳映照,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公务繁忙与归家闲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心境变化。
    • “锁夕阳”的拟人手法,使夕阳仿佛在庭院中被禁锢,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繁忙的政务与闲适的生活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早晨:象征新开始,意味着工作与责任。
  • 政事堂:代表权力与社会责任。
  • 夕阳:象征宁静、温暖与生命的流逝。
  • 闲庭:象征内心的平和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政事堂”指的是: A. 个人住宅 B. 官府办公地点 C. 学校 D. 庙宇

  2. “一片閒庭锁夕阳”中的“锁”字用来表示什么? A. 封锁 B. 被困 C. 安静 D. 映照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政治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的忧虑;而魏了翁的这首诗则展现了个人生活的宁静与淡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葬者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送孔江州(一作送人之九江) 古离别 送安南裴都护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寄侍御从舅 广陵诗 送灵武范司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光盖地 同字框的字 凿险缒幽 神骥出枥 走字旁的字 螓首蛾眉 入字旁的字 断垣残壁 兴邦立事 三框儿的字 包含话的词语有哪些 影响之见 宠结尾的成语 矜夸 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珠玑咳唾 刀字旁的字 窟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