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5:14
一萼红
郭则沄 〔清代〕
瓮山赏雨,和息厂,用石帚韵
曲廊阴。乍珠帘暮卷,听雨卧斜簪。
柳发微匀,荷盘欲碎,倚云楼殿沈沈。
睇铜辇香尘洗尽,剩寂历烟语付青禽。
夕榭鸿欹,秋厓碧老,倦眼重临。
一霎池灰劫换,说霓旌往事,阿监伤心。
凤艒浮蓑,鸾扉涴藓,邀梦空记幽寻。
漫重谱淋铃怨曲,冷丛泪犹颤蕊头金。
为问翠瀛浅后,怎抵愁深。
在瓮山欣赏雨景,听雨飘落在斜插的簪子上,曲廊的阴影下,珠帘在暮色中轻轻卷起。柳枝微微摇曳,荷叶似乎快要碎裂,依偎在云端的楼阁显得格外沉重。仰望铜辇,香尘已经洗净,只剩下寂静的烟雾和青鸟的低语。夕阳西下,鸿雁翩翩,秋天的山崖显得苍老,疲倦的眼睛再次聚焦在这里。一瞬间,池塘的灰色波澜换了样子,回想起往日的霓裳舞曲,监视者的心情也变得忧伤。凤舸轻浮在蓑衣上,鸾扉被青苔覆盖,梦境里的幽寻已然难以记起。漫无目的地重谱淋铃的怨曲,冷清的丛林中泪水依然在颤动,犹如花蕊上的金珠。问那浅浅的翠瀛,究竟如何抵挡心中的深愁。
作者介绍
郭则沄(1644-1720),字士骞,号月坛,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花鸟,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清代文人的风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时代的忧愁和人生的感慨。
郭则沄的《一萼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曲廊阴。乍珠帘暮卷”,以悠然的意境引入,雨声轻轻,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和思绪的纷杂。接下来的“柳发微匀,荷盘欲碎”,生动刻画了雨水浸润后自然界的细腻变化,展现出一种脆弱与美的结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睇铜辇香尘洗尽,剩寂历烟语付青禽”的描写,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仿佛一切的繁华已经逝去,只剩下孤独的回忆。最后的“为问翠瀛浅后,怎抵愁深”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愁苦似乎无处不在。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充满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智慧。
逐句解析
曲廊阴。乍珠帘暮卷,听雨卧斜簪。
描绘曲廊的阴影,夜幕降临,珠帘轻卷,诗人躺着静静听雨,表现出一种悠然的情境。
柳发微匀,荷盘欲碎,倚云楼殿沈沈。
柳条轻轻摇曳,荷花似乎快要被雨水压碎,诗人依靠在云端的楼阁,感到一种沉重的忧虑。
睇铜辇香尘洗尽,剩寂历烟语付青禽。
铜辇的香尘已被雨洗净,只有寂静的烟雾和青鸟的低语,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与孤独的存在。
夕榭鸿欹,秋厓碧老,倦眼重临。
黄昏时分,鸿雁飞翔,秋天的山崖显得苍老,诗人眼中透出疲倦与思索。
一霎池灰劫换,说霓旌往事,阿监伤心。
池塘的波澜一瞬间改变,回忆起往日的霓裳舞曲,守护者的心情也变得忧伤。
凤艒浮蓑,鸾扉涴藓,邀梦空记幽寻。
凤舸轻浮在水面,鸾扉上满是青苔,梦境中的幽寻已经无法记起。
漫重谱淋铃怨曲,冷丛泪犹颤蕊头金。
漫无目的地重谱怨曲,泪水在冷清的丛林中颤动,仿佛花蕊上的金珠。
为问翠瀛浅后,怎抵愁深。
最后,诗人发问那美丽的翠瀛,如何能够抵挡心中的深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一萼红》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传达了忧伤与孤独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萼红》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郭则沄
D. 白居易
诗中描绘的雨后景象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翠瀛”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理想与希望
C. 失落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