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33
秋日泊浦江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一帆程歇九秋时,
漠漠芦花拂浪飞。
寒浦更无船并宿,
暮山时见鸟双归。
照云烽火惊离抱,
剪叶风霜逼暑衣。
江月渐明汀露湿,
静驱吟魄入玄微。
在这九月的秋天,我的船停泊在江边,
淡淡的芦花在浪涛中摇曳飞舞。
寒冷的河岸上没有其他船只停留,
暮色中的山影时隐时现,偶尔看到成双的归鸟。
照亮天空的烽火让人心中生惧,
秋风吹来,带走了夏日的衣衫。
江面上的月光渐渐明亮,湿润的沙滩上布满露水,
我静静地吟咏,将心灵引入那玄妙的境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字景诚,号少游。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杜荀鹤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并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杜荀鹤的旅途中,正值秋天,表现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描绘的江河、芦花、归鸟等意象,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秋日泊浦江》是杜荀鹤在旅途中所作,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开首两句通过描绘秋日的一帆船停泊在江边,展示了广阔而空旷的景象。芦花随风摇曳,既描绘了秋日的淡然,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着,诗人描写寒冷的水边没有其他船只,映衬出一种萧瑟的场景,增添了孤独感。
“暮山时见鸟双归”,鸟儿的归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与温暖,却也让诗人感到自己身处异乡的孤寂。后面几句描绘月光、露水和秋风,进一步加深了秋日的意境。诗的最后,提到“静驱吟魄入玄微”,可见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已经超越了表面的景象,进入了更深层的哲思。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孤独感,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思,表现了人对于生命、归属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寒浦”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海洋
B. 寒冷的水边
C. 热带雨林
D. 繁花似锦的田野
诗中描绘的“鸟双归”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战争
C. 团聚与希望
D. 失落
诗的最后一句“静驱吟魄入玄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深沉的思考
D. 轻松
答案: 1-B,2-C,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诗作的对比,能更深入理解杜荀鹤在《秋日泊浦江》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