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王孙》

时间: 2025-04-30 04:42:39

诗句

吴王此地有楼台。

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

小徘徊。

惟见江流去不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2:39

原文展示: 忆王孙 汪元量 〔宋代〕 吴王此地有楼台。风雨谁知长绿苔。半醉闲吟独自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

白话文翻译: 在这吴王曾经驻足的地方,有着他的楼台。 风雨过后,谁会知晓那长满了绿苔。 半醉之中,我独自吟咏,漫步而来。 稍作徘徊,只见到江水奔流,一去不复返。

注释: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如吴王阖闾或吴王夫差。
  • 楼台:古代贵族或君王的居所,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举行宴会。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常象征着荒废或久无人迹。
  • 半醉:微醺状态,形容诗人心情放松,略有醉意。
  • 闲吟:悠闲地吟咏诗歌。
  • 小徘徊:短暂的徘徊或停留。
  • 江流去不回:比喻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也暗含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宋末元初诗人,曾为宋宫廷琴师。他的诗多写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此诗可能作于宋亡之后,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吴王旧地时所作,通过对吴王楼台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吴王旧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诗中“风雨谁知长绿苔”一句,既描绘了楼台的荒废,也隐喻了历史的遗忘。而“半醉闲吟独自来”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最后“惟见江流去不回”一句,以江水的奔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吴王此地有楼台”,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基调。
  • 次句“风雨谁知长绿苔”,通过描绘楼台的荒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 第三句“半醉闲吟独自来”,描绘了诗人的自我状态,表现了他的孤独和超然。
  • 末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通过江水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谁知长绿苔”中的“谁知”赋予了风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比喻:“惟见江流去不回”中的江流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吴王旧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 楼台: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荒废。
  • 绿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 江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吴王”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君主?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代 D. 唐代

  2. “风雨谁知长绿苔”中的“绿苔”象征着什么? A. 生机勃勃 B. 荒废无人 C. 清新自然 D. 富贵荣华

  3. 诗的最后一句“惟见江流去不回”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英雄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汪元量《忆王孙》: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悲壮,而汪元量的诗则更加含蓄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汪元量诗歌的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AA16泉亭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渔父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其一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浣溪沙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篱棘 掩鼻偷香 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梦劳魂想 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包含昏的成语 龙驰虎骤 父字头的字 残疾人活动日 栉风沐雨 三媒六证 齿字旁的字 为德不终 鹘鸰 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冷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