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鸡答》

时间: 2025-05-02 17:34:45

诗句

君园稻富非争食,省树枝深未许栖。

但得齐蝇无乱响,不辞风雨五更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4:45

原文展示: 鸡答 宋祁 〔宋代〕 君园稻富非争食,省树枝深未许栖。但得齐蝇无乱响,不辞风雨五更啼。

白话文翻译: 在您的园中稻谷丰盛,并非我争食之地,省中的树枝虽深,却不容我栖息。只要能驱赶走那些嗡嗡作响的苍蝇,我愿意在风雨交加的五更时分啼叫。

注释:

  • 君园:指贵族或官员的园地。
  • 稻富:稻谷丰收。
  • 非争食:不是为了争夺食物。
  • 省树枝深:指宫廷或官署中的树木枝叶茂密。
  • 未许栖:不允许栖息。
  • 齐蝇:苍蝇,这里比喻烦扰之物。
  • 无乱响:不再发出烦人的声音。
  • 不辞:不拒绝,愿意。
  • 风雨五更啼:在风雨交加的黎明时分啼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尤其擅长写诗和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宋祁在官场或生活中遇到困境时所作,通过鸡的形象表达自己不畏艰难、愿意为正义和清静而努力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鸡的自述,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不畏艰难的品格。诗中的鸡并非贪图园中的稻谷,也不寻求安逸的栖息之地,而是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职责,驱赶烦扰,保持环境的清静。这种精神反映了作者对清廉自守、勇于担当的自我期许。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鸡的拟人化描写,传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君园稻富非争食”,表明鸡并非为了争夺食物而来到贵族的园地,暗示了鸡的高洁品格。
  • 次句“省树枝深未许栖”,说明鸡虽身处高位之地,却不被允许栖息,反映了鸡的无奈和困境。
  • 第三句“但得齐蝇无乱响”,表达了鸡愿意驱赶烦扰之物,保持环境的清静。
  • 末句“不辞风雨五更啼”,强调了鸡不畏艰难,愿意在恶劣环境中坚守职责。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鸡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其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鸡的行为与环境的对比,突出了鸡的品格。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鸡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不畏艰难、愿意为清静和正义而努力的高尚品格。

意象分析:

  • 稻富:象征丰饶和诱惑。
  • 省树枝深:象征高位和困境。
  • 齐蝇:象征烦扰和不良因素。
  • 风雨五更啼:象征坚守和奉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君园稻富非争食”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鸡贪图稻谷 B. 鸡不贪图稻谷
  2. “省树枝深未许栖”中的“省”指的是什么? A. 宫廷或官署 B. 普通住宅
  3. 诗中的鸡愿意在什么情况下啼叫? A. 晴朗的早晨 B. 风雨交加的五更时分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不畏艰难、坚守信念的主题。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反映了不慕荣华、追求清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的主题,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宋祁在其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拟古 其四 采桑子 汤泉应制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菩萨蛮·春花春月年年客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 浣溪沙·姜女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丁的成语 云南起义 人字头的字 苦月 积甲如山 方土异同 泼油救火 阆风台 鬼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行门 折文旁的字 义薄云天 包含赞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包含甚的词语有哪些 中心是悼 包含缬的词语有哪些 骄兵悍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