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应诏内苑牡丹三首·千叶》

时间: 2025-05-05 14:41:36

诗句

一豫凝皇览,千英荐瑞葩。

压枝高下锦,斜蕊浅深霞。

叠采晞阳媚,鲜苞照露斜。

九茎休衒叶,五出浪言花。

郁郁云柯覆,葱葱气瓣嘉。

群心识天意,成数佐皇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41:36

原文展示

应诏内苑牡丹三首·千叶 宋祁 〔宋代〕

一豫凝皇览,千英荐瑞葩。 压枝高下锦,斜蕊浅深霞。 叠采晞阳媚,鲜苞照露斜。 九茎休衒叶,五出浪言花。 郁郁云柯覆,葱葱气瓣嘉。 群心识天意,成数佐皇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内苑中牡丹的盛景,赞美其美丽和吉祥的象征意义。诗中,“一豫凝皇览”指皇帝的目光凝聚在这美景上,“千英荐瑞葩”形容众多花朵竞相展示其吉祥之美。“压枝高下锦,斜蕊浅深霞”描绘了牡丹花瓣如锦缎般绚烂,花蕊如霞光般多彩。“叠采晞阳媚,鲜苞照露斜”进一步以阳光和露水来衬托牡丹的娇艳。“九茎休衒叶,五出浪言花”用夸张手法形容牡丹的繁茂和美丽。“郁郁云柯覆,葱葱气瓣嘉”则形容牡丹枝叶茂盛,花瓣充满生机。最后两句“群心识天意,成数佐皇家”表达了人们对天意的理解和牡丹对皇家的吉祥寓意。

注释

  • 一豫凝皇览:豫,安乐;凝,凝聚。指皇帝的目光凝聚在这美景上。
  • 千英荐瑞葩:英,花;荐,呈现;瑞葩,吉祥的花。
  • 压枝高下锦:形容牡丹花瓣如锦缎般绚烂。
  • 斜蕊浅深霞:斜蕊,斜生的花蕊;浅深霞,多彩如霞光。
  • 叠采晞阳媚:叠采,重叠的花瓣;晞阳,晒太阳;媚,娇艳。
  • 鲜苞照露斜:鲜苞,新鲜的花苞;照露,被露水映照。
  • 九茎休衒叶:九茎,形容枝叶繁茂;休衒,不必炫耀。
  • 五出浪言花:五出,五瓣;浪言,夸张地说。
  • 郁郁云柯覆:郁郁,茂盛;云柯,高大的树枝。
  • 葱葱气瓣嘉:葱葱,生机勃勃;气瓣,花瓣;嘉,美好。
  • 群心识天意:群心,众人的心;识,理解。
  • 成数佐皇家:成数,吉祥的数字;佐,辅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其诗文风格清新,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应诏在皇宫内苑观赏牡丹时所作,旨在赞美牡丹的美丽和吉祥,以及其对皇家的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娇艳动人的姿态和吉祥的象征意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压枝高下锦”、“斜蕊浅深霞”等,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绚烂多彩。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天意的理解和牡丹对皇家的吉祥寓意,体现了作者对皇家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豫凝皇览:开篇即点明皇帝的目光凝聚在这美景上,突出了牡丹的重要性。
  2. 千英荐瑞葩:以“千英”形容众多花朵,“荐瑞葩”则强调其吉祥之美。
  3. 压枝高下锦:通过“压枝”和“高下锦”描绘了牡丹花瓣的绚烂。
  4. 斜蕊浅深霞:以“斜蕊”和“浅深霞”进一步描绘了花蕊的多彩。
  5. 叠采晞阳媚:用“叠采”和“晞阳媚”形容花瓣的重叠和娇艳。
  6. 鲜苞照露斜:以“鲜苞”和“照露斜”描绘了花苞的清新。
  7. 九茎休衒叶:通过“九茎”和“休衒叶”形容枝叶的繁茂。
  8. 五出浪言花:以“五出”和“浪言花”夸张地形容花的美丽。
  9. 郁郁云柯覆:用“郁郁”和“云柯覆”形容枝叶的茂盛。
  10. 葱葱气瓣嘉:以“葱葱”和“气瓣嘉”形容花瓣的生机。
  11. 群心识天意:通过“群心”和“识天意”表达了对天意的理解。
  12. 成数佐皇家:以“成数”和“佐皇家”强调了牡丹对皇家的吉祥寓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压枝高下锦”、“斜蕊浅深霞”等,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绚烂多彩。
  • 夸张:如“九茎休衒叶”、“五出浪言花”等,夸张地形容了牡丹的繁茂和美丽。
  • 对仗:如“叠采晞阳媚,鲜苞照露斜”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娇艳动人的姿态和吉祥的象征意义,同时融入了对天意的理解和牡丹对皇家的吉祥寓意,体现了作者对皇家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比喻牡丹花瓣的绚烂。
  • :比喻花蕊的多彩。
  • :比喻阳光的娇艳。
  • :比喻露水的清新。
  • 云柯:比喻枝叶的茂盛。
  • 气瓣:比喻花瓣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豫凝皇览”中的“豫”指的是什么? A. 安乐 B. 预料 C. 犹豫 D. 豫章 答案:A

  2. “千英荐瑞葩”中的“瑞葩”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花 B. 吉祥的花 C. 美丽的花 D. 稀有的花 答案:B

  3. “压枝高下锦”中的“锦”比喻什么? A. 丝绸 B. 花瓣 C. 阳光 D. 露水 答案:B

  4. “斜蕊浅深霞”中的“霞”比喻什么? A. 花瓣 B. 花蕊 C. 阳光 D. 露水 答案:B

  5. “群心识天意”中的“天意”指的是什么? A. 自然规律 B. 皇帝的意愿 C. 众人的理解 D. 吉祥的象征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牡丹》:同样描绘牡丹的美丽,但风格更为简洁明快。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以牡丹为背景,抒发怀旧之情。

诗词对比

  • 宋祁的《应诏内苑牡丹三首·千叶》与王安石的《牡丹》相比,前者更注重描绘牡丹的绚烂和吉祥寓意,后者则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宋祁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刘左史光祖生日庆八十) 十二月二十日领客登介亭分韵得梅字 峨眉主簿乐 送宇文侍郎知庐州 贺新郎(生日谢寓公载酒) 题峡州三游洞 李提刑 其三 李参政生日 仲女挽诗 青玉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駚骻 夤缘求进 自弃自暴 侨居 晚结尾的成语 御廪 还淳反素 包含诱的成语 百二河山 腊毒 毛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恃功务高 鱼字旁的字 后脚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