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22
观莲亭怀东坡
方燕昭〔清代〕
坡公不可作,寥落剩荒亭。
一水绿摇槛,数峰青入庭。
古碑眼蔓草,细雨战浮萍。
胜迹寻来遍,孤舟傍郭停。
这首诗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怀念和对他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坡公”指的正是苏东坡,表明他已经不在,只剩下这座荒凉的亭子。水面上波光粼粼,几座青山映入庭院。古老的碑刻已经被藤蔓覆盖,细雨中浮萍随着水波轻轻摇曳。东坡的胜迹我寻遍四方,最终在城郭旁的孤舟停留。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词、散文以及书法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首诗中提到的亭子与东坡的历史渊源,表达了诗人对东坡的怀念之情。东坡在世时,曾游历过许多名胜,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方燕昭,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方燕昭对东坡的崇敬,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有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遗址,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观莲亭怀东坡》是一首怀古抒情的诗。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坡公不可作,寥落剩荒亭”,点明了怀念的对象和现状,既有对东坡的敬仰,也有对其去世后的惋惜。接下来的描写“一水绿摇槛,数峰青入庭”,通过水的波动和青山的映衬,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东坡遗迹的孤寂与美丽。最后两句“胜迹寻来遍,孤舟傍郭停”,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遗迹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东坡曾经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反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历史的厚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怀念东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怀。
“坡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陶渊明
诗中提到的“寥落剩荒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欣赏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现实的厌倦
D. 对友人的思念
“细雨战浮萍”中的“战”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