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4:45
长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觉心眼开。
湘江岂无水,鱼腹忠魂埋,但见愁云结雨猿声哀。
浙江岂无水,鸱革漂胥骸,但见潮头怒气如山来。
孤臣词客到江上,何以宽心怀。
长淮之水绕楚流,先生家住淮上头。
黄金万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清秋。
酒花入面歌一曲,淮上百物无闲愁。
长淮的水色青如苔藓,路过的行人只觉心灵开阔。
湘江难道没有水吗?鱼肚里埋藏着忠魂,只是看到愁云密布,雨中猿声凄凉。
浙江难道没有水吗?鸱革漂浮着胥子的尸骸,只是看到潮头的怒气如山涌来。
孤独的臣子和词客来到江边,如何才能宽慰心怀呢?
长淮的水环绕楚地流淌,先生的家就住在淮水之旁。
金子万斛沐浴在明月下,碧玉一片映照着清秋。
酒花飘入杯中唱一曲,淮上的万物都无忧无愁。
马存,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文人的困惑。
本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以长淮水为引子,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沉重感受和个人情感的寄托。通过水的意象,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淮谣为徐先生咏》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水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也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提到的长淮、湘江和浙江,都是水的象征,既代表了生命的源泉,也承载着历史的悲伤。诗人用“愁云结雨”来表现湘江的忧伤,用“潮头怒气”来描绘浙江的激荡,显示了水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逐渐转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描绘了在明月和清秋下的安宁画面。金子和碧玉的意象,不仅象征富饶和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最后,诗人以歌声来渲染氛围,表达出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整首诗情感丰沛,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长淮的水,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长淮”象征什么?
“湘江岂无水,鱼腹忠魂埋”这句的含义是?
诗人如何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