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5:58
燕思亭
马存 〔宋代〕
李白骑鲸飞上天,江南风月闲多年。
纵有高亭与美酒,何人一斗诗百篇。
主人定是金龟老,未到亭中名已好。
紫蟹肥时晚稻香,黄鸡啄处秋风早。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
巨灵摩山洪河竭,长鲸吸海万壑贫。
如倾元气入胸腹,须臾百媚生阳春。
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与神。
我曹本是狂吟客,寄语溪山莫相忆。
他年须使襄阳儿,再唱铜鞮满街陌。
李白骑着大鲸飞向天空,悠然自得地度过了江南的风月时光。即便有高高的亭子和美酒,何人能以一斗的酒量吟出百篇诗呢?
主人必定是金龟子老者,未到亭中名字就已声名远扬。紫色的螃蟹正肥,晚稻香气四溢,黄鸡啄食的地方,秋风早已来临。
我回忆起金銮殿上的人,醉意融融地披着宫锦,头戴乌角巾。巨灵神摩挲着山川,洪水与河流都已枯竭,长鲸吸海,万壑皆贫。
仿佛将元气倾注于胸腹,片刻之间百媚生辉,春回大地。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神之作。
我本是狂放的吟客,寄语溪山,请不要再相忆。
他年我定要让襄阳的孩子们,再次在街头唱起铜鞮的曲子。
作者介绍
马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燕思亭》创作于一个闲适的秋日,诗人或是在燕思亭游玩,感怀于李白的豪放与自己的人生际遇,借景抒情,表达对诗酒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燕思亭》是一首极具豪放气质的诗作,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诗意人生的追求。开篇即以李白骑鲸飞天的夸张手法,引入了诗人对伟大诗人的敬仰与追忆。李白作为一位不羁的诗人,象征着追求自由与个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吸引了作者。
诗中提到的“高亭与美酒”,暗示了诗歌创作的乐趣,诗人自问“何人一斗诗百篇”,引发了对当下诗歌创作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感。随后的描写中,诗人细腻地刻画了秋天的自然景象,紫蟹的丰腴与黄鸡的觅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象征着丰收与生命的轮回。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回忆,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巨灵摩山,长鲸吸海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诗人心中深邃的哲思。
最后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冀,期待在未来再次重聚,歌唱生活的美好。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社会文化的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李白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强调了诗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李白在诗中的形象象征什么?
A. 自由与豪放
B. 贫困与无奈
C. 传统与守旧
D. 忍耐与顺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紫蟹”象征着与。
判断题:诗中认为即使有高亭与美酒,诗人仍感到孤独。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皆表现出对饮酒与诗歌的热爱,但马存的诗更强调自然景物及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豪放并存的特征。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燕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