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0
减字木兰花 其二
作者: 汪东 〔清代〕
镜花波月。传恨空中聊可说。世事更新。易俗移风要有人。曾经沧海。删剟闲情无复在。鼓舞湖山。又赖殷勤拂短弦。
镜中的花,水中的月。传达的怨恨在空中可以聊聊说说。世事不断更新,风俗也在改变,这需要有人去推动。曾经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已将那份闲情删减得无影无踪。如今的鼓舞湖山,还得依靠细心的抚摸短的琴弦。
汪东,清代诗人,字继文,号东庐,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隽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感受。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反映出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时代的变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动力。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二》展现了汪东对人生感悟的深邃思考。开篇的“镜花波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虚幻而美丽的意境,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的美好常常只是一种表象。接着,诗人转入对世事的感慨,指出社会风俗的变迁与更新,流露出对时代变革的敏感与思考。
“曾经沧海”一句,体现了作者的经历与感悟,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反思。删减的闲情,象征着对往昔柔情的丧失,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变化的必然。最后“鼓舞湖山”,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尽管经历了许多风浪,依然希望通过努力去激励和鼓舞,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交融中,呈现出了一种远离浮华、追求真实的内心世界,使得读者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变迁的感悟与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积极态度。
“镜花波月”中的“波月”指的是什么?
A. 水中的倒影
B. 天空的星星
C. 自然的声音
诗中提到“曾经沧海”,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往日的怀念
B. 对海洋的喜爱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鼓舞湖山”,这句的含义是?
A. 自然的美景
B. 激励人心的情感
C. 音乐的旋律
汪东的《减字木兰花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追思。李清照的作品多了一份对失去的直接哀伤,而汪东则更倾向于对变迁的哲思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