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

时间: 2025-08-07 10:01:53

诗句

龙墀射策对明君,忧国忠言骇见闻。

皎皎一心如白日,寥寥千古再朱云。

时危诸老皆求去,兵满三边未解纷。

要使文臣知武事,不妨王粲且从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0:01:53

原文展示

龙墀射策对明君,忧国忠言骇见闻。
皎皎一心如白日,寥寥千古再朱云。
时危诸老皆求去,兵满三边未解纷。
要使文臣知武事,不妨王粲且从军。

白话文翻译

在皇宫的龙阶上,向明君进奏策论,忧国之心和忠诚之言令人震惊。
清晰明亮的心志犹如白昼,历史悠久的教诲再次浮现。
在国家危难时,年长者都想要辞官隐退,边疆战事纷扰未平。
要让文官明白军事事务,不妨让王粲去从军。

注释

  • 龙墀:指皇宫的台阶,象征皇权。
  • 射策:指向君主进呈策论。
  • 皎皎:形容光明、明亮,象征清晰的心志。
  • 朱云:指古代的政论或文学作品,特别是《诗经》等古文。
  • 王粲: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才华著称,诗中提到他可能暗示需要文士参与军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政治与历史,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危机之际,诗人以朱渊所作对策为引,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展现了对忠臣良将的期待。

诗歌鉴赏

戴复古的《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传达了对国家危机的忧虑与对忠诚之士的期待。全诗分为两部分,前两句从皇宫的高位出发,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通过“忧国忠言骇见闻”一句,诗人将忠臣的心声与明君的耳目相连,暗示忠言与权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接下来的“皎皎一心如白日”,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纯粹与光明,似乎在呼唤明君的明辨与决断。后半部分则展现了国家动荡与士人隐退的现实,尤其是“兵满三边未解纷”,显示了边疆的战乱与内政的困扰。

最后一句“要使文臣知武事,不妨王粲且从军”,则是总结,呼吁文人要深入了解军事事务,强调文治与武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与希望。全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墀射策对明君:在皇宫的高台上,向明君进呈奏策。
  2. 忧国忠言骇见闻:忧国之言,忠诚之语令人震惊。
  3. 皎皎一心如白日:心志明亮如白昼,表明忠诚的清晰。
  4. 寥寥千古再朱云:历史悠久的教诲再次浮现,体现传统智慧。
  5. 时危诸老皆求去:在国家危难之时,年长者纷纷辞官。
  6. 兵满三边未解纷:边疆战事纷扰未平,局势危急。
  7. 要使文臣知武事:要让文人了解军事事务。
  8. 不妨王粲且从军:不妨让王粲这样的文士去参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皎皎一心如白日”,将心志比作明亮的白昼。
  • 对仗:如“忧国忠言骇见闻”,形成对称的表达。
  • 排比:将国家危机中的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增强紧迫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国家危机与文人责任之间的关系,强调忠臣良将的重要性及文治武功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墀:象征权威与皇权。
  • 白日:象征清明与忠心。
  • 朱云: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龙墀”指什么? A. 河流
    B. 皇宫的台阶
    C. 战场

  2. “皎皎一心如白日”中的“皎皎”意指? A. 模糊
    B. 明亮
    C. 黑暗

  3. 诗中提到的“王粲”是? A. 一位将军
    B. 一位文学家
    C. 一位商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戴复古的诗更侧重于文人的责任与参与,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破败。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戴复古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寄东溪隐者 题童子寺 宣城逢张二南史 赋得寒蛩 芦花动 新蝉(一作司空曙诗) 宿青龙寺故昙上人院 寄钱起(一作司空曙诗) 登总持寺阁 安邑王校书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鸦默雀静 附势趋炎 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不皦不昧 龠字旁的字 坐定 吓射 韦字旁的字 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斜头歪脑 浮云朝露 牸虎 望杏瞻蒲 义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