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9:23
数椽茅屋接松杉。晴风明翠岚。碧林深处夕阳衔。依依春色酣。城市远,水云涵。终朝送客帆。只怜病骨似眠蚕。轻寒怯茜衫。
几间茅屋紧邻松杉,晴天的微风拂过,山岚明澈而翠绿。碧绿的树林深处,夕阳在低垂。春色如醉,令人留恋。城市遥远,水面上云雾缭绕。整天送走友人乘船离去。只怜我这病弱的身体,如同沉睡的蚕,微寒中畏惧着薄衫。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抒发的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阮恩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的诗作常有感伤之情,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碧桃春》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文人对自然的追求与对生活的反思愈发明显。诗人在春天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病弱的无奈和对春天的留恋。
《碧桃春》是一首极具春日气息的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开篇以“数椽茅屋接松杉”描绘出一种恬静的田园生活,接着以“晴风明翠岚”展现出春日的明媚和清新。诗人将春天的美景与自身的病弱对比,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生机,又有内心的柔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轻寒怯茜衫”更是将这种思考升华,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身弱小无力的无奈,充满了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和自身的脆弱,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的细腻感受。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只怜病骨似眠蚕”中“蚕”用来比喻什么?
A. 生命力强
B. 无奈与脆弱
C. 美丽
D. 努力
诗中提到的“城市远,水云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兴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