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碧桃春·夏鳞湖在柏林西数里。松山低环,绿水如镜,细腰佳人,夏日多游冶于此》

时间: 2025-05-07 09:45:31

诗句

山眉轻抹一奁烟。

湖平花满天。

罗裙香影漾红船。

凌波人是仙。

风絮外,醉魂边。

层楼镫又然。

画筵歌舞系归舷。

鸳鸯眠不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31

原文展示:

碧桃春·夏鳞湖在柏林西数里
山眉轻抹一奁烟。湖平花满天。
罗裙香影漾红船。凌波人是仙。
风絮外,醉魂边。层楼镫又然。
画筵歌舞系归舷。鸳鸯眠不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湖边美景。山如轻烟般的眉毛,湖面平静如镜,花朵满天飞舞。穿着罗裙的佳人香影荡漾在红船上,仿佛轻盈的仙子在波浪上行走。微风中,轻絮飘舞,醉人的情怀在心间荡漾。高楼上灯火通明,画宴歌舞伴着归舟。鸳鸯在湖面上依偎,似乎也在思念,无法入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轻抹:轻轻地涂抹,这里指山的轮廓柔和。
  • 一奁烟:一缕烟雾,形容山的朦胧。
  • 罗裙:用轻薄的绸缎做的裙子,象征美丽的女子。
  • 香影:芳香的影子,暗示女子的优雅与魅力。
  • 凌波:在水面上行走,形容女子如仙子般轻盈。
  • 醉魂:指醉人的情感或状态。
  • 层楼:高楼,象征华丽与热闹。
  • 画筵:艺术的宴席,歌舞相伴。
  • 鸳鸯:象征情侣,互相依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凌波人是仙”可与“神仙”意象关联,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飞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山水、人物,风格细腻、优雅,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日,可能是在游览夏鳞湖时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碧桃春·夏鳞湖在柏林西数里》是一首极具夏日气息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湖光山色与人间美景的和谐统一。开篇的“山眉轻抹一奁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的轮廓,给人一种轻柔而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接着,诗人通过“湖平花满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湖面景象,花朵的飞舞与湖水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罗裙香影漾红船”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形象,也体现了女性在自然环境中的灵动与优雅。此时,湖面上轻盈的波纹与女子的身影交相辉映,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梦幻的境地。此后,“风絮外,醉魂边”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醉意与微风交织,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最后两句“画筵歌舞系归舷,鸳鸯眠不眠”则将主题引向生活的细腻与温情,画筵上的欢声笑语与鸳鸯的依偎,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眉轻抹一奁烟:描绘山的形状如同轻轻涂抹的眉毛,给人以柔和的印象。
  2. 湖平花满天:湖面平静如镜,天空中花影摇曳,展现自然的美丽。
  3. 罗裙香影漾红船:穿着华美裙子的女子在红船上轻轻摇曳,散发出香氛。
  4. 凌波人是仙:女子在水面上行走,宛如世外仙子,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5. 风絮外,醉魂边:轻风中飘动的花絮,令人沉醉,情感涌动。
  6. 层楼镫又然:高楼灯火通明,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7. 画筵歌舞系归舷:欢快的歌舞宴会与归舟相连,象征着欢聚与归属。
  8. 鸳鸯眠不眠:鸳鸯在水中依偎,暗示着爱情与思念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轻抹的眉毛,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
  • 拟人:让女子在水面上行走如仙,赋予人物以神秘感。
  • 对仗:如“画筵歌舞”与“鸳鸯眠不眠”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间情感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大自然的雄伟与永恒。
  • :代表着宁静与和谐。
  • 罗裙佳人:象征着美丽与优雅,体现人类的情感与生活。
  • 鸳鸯:象征爱情与忠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湖面是什么样的?
    A. 波涛汹涌
    B. 平静如镜
    C. 寒冷刺骨
    D. 浑浊不清

  2. “凌波人是仙”中的“凌波”指的是什么?
    A. 在水面上行走
    B. 在空中飞行
    C. 在草地上奔跑
    D. 在山上行走

  3.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爱情
    C. 愿望
    D. 财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比,潘飞声的《碧桃春》更注重描绘生活的细腻与人际关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豪迈与壮阔的自然景观。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诗词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名句解读》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满庭芳 中秋月,和人韵 满庭芳·兽炉烟断 满庭芳 赠槎滘罗叟 满庭芳 初至青岛游回澜阁感题 满庭芳 咏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学在赋 满庭芳 其五 重九 满庭芳 其二 为汝南张广文题传奇卷首 满庭芳·咏夜来香 满庭芳·阳复今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包含湎的词语有哪些 争先士卒 男女平权 滥用职权 高节清风 悲天悯人 火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乌漆墨黑 包含撮的词语有哪些 引魂旛 异途同归 练帛 古圣先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