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27
翠羽吟 为阮亭赋庭前鹦鹉
作者:邹祗谟 〔清代〕
官阁深。浓树阴。修竹碧森森。金锁珠条,鸾回凤跱吐清音。满砌月生渌水,一片云写青林。正使君拥书高啸,翛然坐对鸣琴。奇姿妙质振微吟。丽蓉采采善解幽心。惯是得人怜惜,充君戏玩,风前舞翠衿。相思秦陇停声,不语莲漏沉沉。长傍湘帘,好厌雕笼,又忆飞岑。梦醒清怨难禁。恐檐霜晓侵。座中有客,莫倚能题,漫写珍禽。
官阁深处,浓密的树影下,修竹苍翠欲滴。金色的锁链、珠串,鹦鹉如鸾鸟般回旋舞动,吐出清脆的音声。满地的月光洒落在清澈的水面上,一片云彩在青翠的林间轻轻涂抹。即使君子手握书卷高声吟唱,悠然自得地面对着琴声。鹦鹉的奇姿妙态轻声吟唱,娇艳的荷花摇曳生姿,善于理解人的幽怨。它们本是受到人的宠爱,充当君子的玩物,在微风中舞动着翠绿的衣衫。相思在秦陇间悄然停顿,莲花的滴水声沉默无语。长久地依偎在湘帘旁,厌倦了雕笼的束缚,心中却又想念飞翔的日子。梦醒时分,清怨难以抑制,担心晨霜会侵袭房檐。座中有客,切莫倚赖能写诗,随意描绘这珍禽。
作者介绍:邹祗谟,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的时期,鹦鹉作为宠物象征着生活的雅趣与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鹦鹉的舞姿与环境,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翠羽吟》是一首描绘庭院生活与鹦鹉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宠物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歌开篇以“官阁深”和“浓树阴”设置场景,构建出一个幽静的环境,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接下来的描写中,鹦鹉的“奇姿妙质”与“丽蓉采采”相得益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中不仅有对鹦鹉舞动的细致描写,还有对主人生活情趣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对自由的追求与对束缚的反思。诗人在描绘鹦鹉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无奈处境的感叹。最后的两句“座中有客,莫倚能题,漫写珍禽”则点出诗人对创作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暗示了诗人在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鹦鹉与环境,表现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对束缚生活的反思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鹦鹉是怎样的形象?
a) 严肃的
b) 优雅的
c) 狂野的
d) 无聊的
诗人对庭院生活的态度是:
a) 厌倦
b) 向往
c) 疏离
d) 不在乎
诗中提到的“湘帘”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由
c) 柔情与思念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邹祗谟的《翠羽吟》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述,但邹祗谟更侧重于描绘宠物与生活的细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