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7:09
闻有高居直百金,西山南麓北山阴。
园通济水池塘好,花近洛川颜色深。
人去节旄分重镇,客来猿鹤感幽吟。
潩溪雨过西湖涨,归兴萧然定不任。
听说那位高士的居所价值百金,位于西山南麓和北山阴之间。
那里的园子连通着济水,池塘环境优美,花儿在洛川附近颜色更加鲜艳。
人们离去后,节日的旗帜在重镇上分散,客人到来时,猿和鹤共同感悟那种幽静的吟唱。
潩溪经过雨水后,西湖水位上涨,我的归兴萧条而无法自已。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诗文功底和独特的政治见解而闻名,常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苏辙晚年,因其对名士生活的向往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厌倦世俗纷扰的心境。背景中有对与友人傅钦之的怀念,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开头以“闻有高居直百金”引入,构建了一个富贵而又高洁的理想空间,表现出诗人对高人雅士的崇敬之情。接着描绘了园子与水池的和谐美景,以及洛川花色的深沉,展现出自然之美。诗人在描写人去节旄分散的情景时,流露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彰显了对繁华退去后的深刻思考。最后以“归兴萧然定不任”作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心境的宁静,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更为深邃,令人反思人生的意义与归宿。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高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它体现了对清静、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高居直百金”中的“高居”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高人居所
C. 高楼大厦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节旄”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热闹
C. 自然
答案:B
“归兴萧然定不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激动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