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33:40
柳湖万柳作云屯,
种时乱插不须根。
根如卧蛇身合抱,
仰视不见蜩蝉喧。
开花三月乱飞雪,
过墙度水无复还。
穷高极远风力尽,
弃坠泥土颜色昏。
偶然直堕湖中水,
化为浮萍轻且繁。
随波上下去无定,
物性不改天使然。
南山老松长百尺,
根入石底蛟龙蟠。
秋深叶上露如雨,
倾流入土明珠圆。
乘春发生叶短短,
根大如指长而坚。
神农尝药最上品,
气力直压钟乳温。
物生禀受久已异,
世俗何始分愚贤。
这首诗描绘了柳湖的柳树成群如云,种植时随意插入,不需要根。树根如同卧蛇般缠绕,仰望天空听不到蝉鸣。三月开花时白花纷飞,越过墙壁和水面再也无法返回。高处风力尽时,树木被遗弃,泥土的颜色也变得暗淡。偶然间,树木掉入湖中,化作轻盈而繁茂的浮萍。随波漂浮,去向不定,但物性依然,天赋如此。南山的老松高耸入云,根扎入石底如同蛟龙缠绕。秋深时,叶子上的露水如雨,流入土中如同明珠。春天来临时,短小的叶子抽出,根部坚硬如指。神农尝药时,最好的药材气力强大,能压制钟乳温。万物的生长因其禀赋各异,世俗何以分辨愚者与贤者呢?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以其诗文和散文闻名,尤其在词章上具有独特风格。苏辙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柳湖感物》是在苏辙闲暇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借由柳树与湖水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个人的处境。
《柳湖感物》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柳树的生长和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无常。开篇的“柳湖万柳作云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柳树如云团般聚集在湖边,象征着生命的繁盛。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如“开花三月乱飞雪”和“随波上下去无定”,这不仅是对柳树的描写,更是对人生起伏的隐喻。
诗中“偶然直堕湖中水,化为浮萍轻且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变化与无常。柳树落入湖中,化作浮萍,象征着人从高处跌落,最终归于平凡。最后,诗人提到“世俗何始分愚贤”,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暗示着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智慧与愚蠢并无本质的区别,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法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生命的适应与变化,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神农尝药,主要象征什么?
A. 贤者的智慧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的力量
填空题:柳湖中的柳树在春天开花时飞舞如__。
判断题:诗中提到“随波上下去无定”是指生命的稳定性。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