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湖感物》

时间: 2025-04-29 12:33:40

诗句

柳湖万柳作云屯,种时乱插不须根。

根如卧蛇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

开花三月乱飞雪,过墙度水无复还。

穷高极远风力尽,弃坠泥土颜色昏。

偶然直堕湖中水,化为浮萍轻且繁。

随波上下去无定,物性不改天使然。

南山老松长百尺,根入石底蛟龙蟠。

秋深叶上露如雨,倾流入土明珠圆。

乘春发生叶短短,根大如指长而坚。

神农尝药最上品,气力直压钟乳温。

物生禀受久已异,世俗何始分愚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33:40

原文展示

柳湖万柳作云屯,
种时乱插不须根。
根如卧蛇身合抱,
仰视不见蜩蝉喧。
开花三月乱飞雪,
过墙度水无复还。
穷高极远风力尽,
弃坠泥土颜色昏。
偶然直堕湖中水,
化为浮萍轻且繁。
随波上下去无定,
物性不改天使然。
南山老松长百尺,
根入石底蛟龙蟠。
秋深叶上露如雨,
倾流入土明珠圆。
乘春发生叶短短,
根大如指长而坚。
神农尝药最上品,
气力直压钟乳温。
物生禀受久已异,
世俗何始分愚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柳湖的柳树成群如云,种植时随意插入,不需要根。树根如同卧蛇般缠绕,仰望天空听不到蝉鸣。三月开花时白花纷飞,越过墙壁和水面再也无法返回。高处风力尽时,树木被遗弃,泥土的颜色也变得暗淡。偶然间,树木掉入湖中,化作轻盈而繁茂的浮萍。随波漂浮,去向不定,但物性依然,天赋如此。南山的老松高耸入云,根扎入石底如同蛟龙缠绕。秋深时,叶子上的露水如雨,流入土中如同明珠。春天来临时,短小的叶子抽出,根部坚硬如指。神农尝药时,最好的药材气力强大,能压制钟乳温。万物的生长因其禀赋各异,世俗何以分辨愚者与贤者呢?


注释

  • 柳湖:指有柳树的湖泊,象征着自然之美。
  • 蜩蝉:蝉的一种,夏天鸣叫,诗中提到这声响无法听到,象征宁静。
  • 浮萍:水面漂浮的植物,象征着变化与无定。
  • 神农: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帝王,以尝药和农耕著称,象征智慧与医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以其诗文和散文闻名,尤其在词章上具有独特风格。苏辙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柳湖感物》是在苏辙闲暇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借由柳树与湖水的意象,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个人的处境。


诗歌鉴赏

《柳湖感物》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柳树的生长和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无常。开篇的“柳湖万柳作云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柳树如云团般聚集在湖边,象征着生命的繁盛。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如“开花三月乱飞雪”和“随波上下去无定”,这不仅是对柳树的描写,更是对人生起伏的隐喻。

诗中“偶然直堕湖中水,化为浮萍轻且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变化与无常。柳树落入湖中,化作浮萍,象征着人从高处跌落,最终归于平凡。最后,诗人提到“世俗何始分愚贤”,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暗示着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智慧与愚蠢并无本质的区别,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湖万柳作云屯:描绘柳树成群,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
  2. 种时乱插不须根:种植时随意插入,强调生命的任性与自由。
  3. 根如卧蛇身合抱:根部形态如同卧蛇,暗示深厚的根基和潜在的力量。
  4. 仰视不见蜩蝉喧:抬头看不到蝉鸣,表现出环境的宁静。
  5. 开花三月乱飞雪:花朵在三月时飞舞,形成如雪般的场景。
  6. 过墙度水无复还:花瓣漂流过墙和水,意指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逆转。
  7. 穷高极远风力尽:高处风力减弱,暗示生命的脆弱。
  8. 弃坠泥土颜色昏:被遗弃的树木,泥土颜色变暗,象征生命的失落。
  9. 偶然直堕湖中水:偶然掉入湖中,展示生命的突发变化。
  10. 化为浮萍轻且繁:化为浮萍,象征适应与变化。
  11. 随波上下去无定:随波漂浮,象征生命的无常与不确定。
  12. 物性不改天使然:物体的本性不变,这是天赋的安排。
  13. 南山老松长百尺:南山的松树高大,象征坚韧与长寿。
  14. 根入石底蛟龙蟠:根扎入石底,形如蛟龙,暗示扎根的力量。
  15. 秋深叶上露如雨:秋天的露水如雨,表现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16. 倾流入土明珠圆:露水流入土中,如明珠般圆润,象征生命的滋养。
  17. 乘春发生叶短短:春天发芽的叶子短小,象征新生与希望。
  18. 根大如指长而坚:根部坚韧如指,强调扎根的重要性。
  19. 神农尝药最上品:提到神农尝药,暗示智慧与经验。
  20. 气力直压钟乳温:药力强大,象征自然力量的威严。
  21. 物生禀受久已异:万物因禀赋不同而各异,强调多样性。
  22. 世俗何始分愚贤:世俗如何分辨愚者与贤者,发人深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根如卧蛇”,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根部的状态。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手法,使诗句更为工整。
  • 拟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法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生命的适应与变化,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树:象征生命的柔韧与任性。
  • 湖水:象征变化与无常。
  • 花瓣:代表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扎根与坚韧的力量。
  • 露水:象征滋养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神农尝药,主要象征什么? A. 贤者的智慧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的力量

  2. 填空题:柳湖中的柳树在春天开花时飞舞如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随波上下去无定”是指生命的稳定性。
    A. 对
    B. 错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描绘春天的自然之美。
  • 《登高》- 杜甫:表现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壮丽。

诗词对比

  • 苏辙 vs 苏轼:苏辙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和哲理,而苏轼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两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中山 赋帘 三层阁上置音声 冬日临昆明池 赋得花庭雾 初秋夜坐 置酒坐飞阁 经破薛举战地 入潼关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洒鞋 首鼠两端 足衣足食 黹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戏折子 包含蠖的成语 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学案 百世流芬 叹老嗟卑 片言折狱 灵杵 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沫相濡 提土旁的字 湿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