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杨秘校得糟粕》

时间: 2025-07-26 12:12:30

诗句

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

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12:30

原文展示:

《和杨秘校得糟粕》
作者: 梅尧臣

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
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吃鱼又何必只吃河鲂呢?自有诗人用其他的鱼来作比兴。淮水边的霜鳞鱼更加鲜美,谁会在意那喝酒时配的羊肉呢?

注释:

  • 河鲂: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常被用作食材。
  • 比兴: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兴起的方法来表达情感或主题。
  • 淮浦:指淮河的岸边,特指水域环境。
  • 霜鳞:指鱼身上的鳞片,形容鱼的鲜美。
  • 庖羊:指用来烹饪的羊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得,号白云,晚号陶山,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性情洒脱,追求清新自然的诗风。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并常用比兴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杨秘校的交流中,表达了对食物和诗歌的独特理解。诗中提到的食鱼与饮酒,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食与诗歌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源于梅尧臣对食物与诗意的思考,表现出他在生活中对美的追求。诗的前两句“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通过反问的方式指出,食鱼不必局限于河鲂,意在强调诗歌的丰盈与多样性。后两句“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则表达了对淮水边霜鳞鱼的赞美,强调其鲜美程度,暗示对生活中精致事物的向往。整体上,诗歌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体现了他对美食与艺术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食鱼何必食河鲂:吃鱼不必局限于河鲂,表达了对美味的广泛追求。
  2. 自有诗人比兴长:诗人可以用其他鱼类作为比喻,强调诗歌的丰富性。
  3. 淮浦霜鳞更腴美:淮河边的霜鳞鱼更加美味,体现了自然的馈赠。
  4. 谁怜按酒敌庖羊:谁还会在意喝酒时要配羊肉呢?暗示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类的美味与诗歌的创作联系在一起。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美食与诗歌的双重赞美,表现出梅尧臣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鲂:象征常见的美味,代表平常的事物。
  • 霜鳞:代表美味的独特性,象征高雅和稀有。
  • 庖羊:象征传统的饮食方式,暗示对流行事物的忽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鲂”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酒
    C. 一种蔬菜
    D. 一种水果

  2. 诗人认为淮浦的鱼相比于什么更美味? A. 河鲂
    B. 鳝鱼
    C. 蟹
    D. 羊肉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写自然景色
    B. 对食物的赞美
    C. 对诗歌的思考
    D. A和B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秋声赋》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的饮酒诗,李白在诗中常表现豪放、洒脱,而梅尧臣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感受,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展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集锦。
  • 《梅尧臣研究》:分析梅尧臣的生平与诗歌风格的专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名播乡闾人素许 蝶恋花 独行二工区,忽感虚空来袭,手脚皆软,隳坐人行道 蝶恋花(秋夜简赵尉借韵) 蝶恋花 蝉二首 其二 蝶恋花 画船听雨图,用次柳自题韵。 蝶恋花 其一 和李仲都寄怀词原韵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蝶恋花 赠张若兰余鹏伉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同小异 雨字头的字 后海先河 武成 包含蒙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心浮气盛 名论 献仪 含苞未放 走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衔怨 顺手牵羊 白字旁的字 论甘忌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