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太博遗柑子》

时间: 2025-04-27 15:08:50

诗句

太学先生欺绿橘,吴兴才士与黄柑。

黄柑似日胜崖蜜,带叶初擎翠竹篮。

还料楚王曾未识,徒将萍实托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50

原文展示:

吴太博遗柑子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太学先生欺绿橘,
吴兴才士与黄柑。
黄柑似日胜崖蜜,
带叶初擎翠竹篮。
还料楚王曾未识,
徒将萍实托江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太学的老师在欺骗绿橘,而吴兴的才士则与黄柑交好。黄柑像阳光一样美好,胜过崖蜜,刚刚带着叶子被高高地托在翠竹的篮子里。可惜的是,楚王恐怕并未认识这些果实,只是将萍实寄托给江南。

注释:

  •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 :这里指的是将绿橘视为次品。
  • 黄柑:一种橘子,黄色的柑橘。
  • 似日:像阳光一样明亮。
  • 崖蜜:指生长在崖壁上的蜜,暗指其珍贵。
  • 楚王:指的是古楚国的王,暗指历史上的楚王。
  • 萍实:水面漂浮的植物,常用于比喻轻浮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其作品多以清雅见长,风格受李白和杜甫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是士人文化繁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柑和绿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与品味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太学先生”,暗示了当时的教育和学术环境,继而提到吴兴的才士,表现出对地方文化的赞美。黄柑被比作阳光,象征着美好和光明,而“带叶初擎翠竹篮”则描绘出一种自然的清新感,令人想起春天的生机。最后一句提到楚王未识黄柑,暗示了对优秀文化的忽视,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文化价值观的质疑。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隐含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展现了梅尧臣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学先生欺绿橘”:指太学的老师在贬低绿橘,象征着对不成熟、不完美事物的偏见。
  2. “吴兴才士与黄柑”:吴兴的士人欣赏黄柑,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黄柑似日胜崖蜜”:将黄柑比作太阳,意在强调其美丽和珍贵。
  4. “带叶初擎翠竹篮”:描绘黄柑的清新形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5. “还料楚王曾未识”:楚王未曾识别黄柑,反映出文化的误解与无知。
  6. “徒将萍实托江南”:表达了对被忽视之物的无奈,暗示文化的流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柑似日”,将黄柑比作阳光,增强了意象的鲜明性。
  • 对仗:诗句间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黄柑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而绿橘则象征着未成熟与不足。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文化与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上不识好物的无奈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柑: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绿橘:象征着被低估的价值。
  • 翠竹篮: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 楚王: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文化的无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柑似日”意指什么? a) 黄柑的颜色
    b) 黄柑的美丽
    c) 黄柑的味道

  2. “太学先生欺绿橘”中的“欺”字可以理解为: a) 欺骗
    b) 轻视
    c) 喜爱

答案

  1. b) 黄柑的美丽
  2. b) 轻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上各有千秋,梅尧臣更多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常在悲壮中反映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避暑山庄 送张黄门经两广盘粮 送吕漳州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 渡钱塘江 擬古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 其二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十 索泉 哭卫卿弟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走马赴任 审理 车字旁的字 强干 宅女 顺我者吉,逆我者衰 安富恤贫 凵字底的字 气索 媰妇 艸字旁的字 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簪缨世族 三头六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