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1:02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梅尧臣
大庾岭边无腊雪,
惟有梅花与明月。
月光如水来向人,
太守得闲杯耳热。
吹香入酒望梁宋,
正是苦寒绵可折。
亦当念君君行南,
南方无冰地不裂。
此身不到五侯门,
肥羔酿酒槐槽咽。
玉色少年生颊春,
解笑吟肠冷如铁。
冲风冒霰入广文,
老与诸生开反切。
重嗟君远隔江湖,
虽得虽甘牙已缺。
官娥执乐一千指,
修颈慢肌衣错缬。
定逢宾客强排娖,
舞彻六幺红袖掣。
人竞羡君君愈疲,
夜归坐合思予说。
在大庾岭旁边没有腊月的雪,
只有梅花和明亮的月光。
月光如水般倾泻而来,
太守独坐享受酒杯的温热。
酒香飘入酒中,望着梁宋的方向,
正是寒冷的季节,梅花正浓。
也应当想念你,朋友,你将往南方,
南方没有冰,土地不再裂开。
我身在此地却未能到达权贵之家,
肥羔的肉酿成的酒,入口难咽。
年轻的少年面色如玉,
笑声如吟,肠胃却冷得像铁。
在风中冒霰,走进广文,
年老的我和学子们一起开口读书。
感叹你远隔江湖,
即使得意,却已是满口缺牙。
官娥演奏乐器,指尖如千,
修长的脖子慢慢地穿着华丽的衣服。
一定遇到宾客强行排练,
舞蹈中红袖如云飞扬。
人们都羡慕你,然而你却愈加疲惫,
夜归时坐下,想与你畅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送友人杜挺赴虔州任职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明月及酒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馨的氛围。诗人在开篇便以“大庾岭边无腊雪”引出季节的寒冷,紧接着用“惟有梅花与明月”来对比冬季的孤寂与高洁,梅花的坚韧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希望。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月光如水来向人”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澈而宁静的情感。
在对友人即将南行的思念中,诗人提到“南方无冰地不裂”,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随着诗意的推进,作者逐渐流露出对自身的感慨,未能进入“五侯门”的无奈,以及对美酒的渴望,体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世俗的反思。最后一段中,诗人通过描绘“官娥执乐”和“舞彻六幺红袖掣”,展现了生活的热闹与繁华,但在“人竞羡君君愈疲”中又折射出对友人生活的担忧,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世间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惜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腊雪”指的是哪个季节?
“月光如水”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君行南”是指哪种情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梅尧臣的这首送别诗与李白的《送友人》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和奔放,而梅尧臣则更显细腻与深沉,体现了不同风格的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