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25
昔在齐威王,选人以治氓。惟彼阿大夫,籍络日有声。唯此即墨宰,小人共谗倾。是非并颠倒,四境交侵兵。安得召左右,阿党尽为烹?昔在楚庄王,三年不听政。膝上置美女,饮酒不曾醒。有鸟止于阜,不蜚亦不鸣。安得任伍举,一朝霸名成?昔在帝武丁,三年不出令。恭默以思道,殷国未能宁。安得梦圣人,求之傅岩形?
从前在齐威王时期,选拔人才来治理百姓。只有那位阿大夫,名声日益响亮。唯有即墨的宰相,小人共同诽谤倾轧。是非颠倒,四方边境交战不断。如何能够召集左右,将阿党全部烹杀?从前在楚庄王时期,三年不处理政务。膝上放置美女,饮酒从未清醒。有鸟停在山丘上,既不飞也不鸣叫。如何能够任用伍举,一朝成就霸业?从前在帝武丁时期,三年不发布命令。恭敬沉默地思考治国之道,殷国未能安宁。如何能够梦见圣人,寻求傅岩的形态?
作者介绍: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诗中提到的齐威王、楚庄王和帝武丁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们的故事被用来象征作者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诗中提到的齐威王、楚庄王和帝武丁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们的故事被用来象征作者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诗中提到的齐威王、楚庄王和帝武丁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们的故事被用来象征作者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大夫”是指: A. 齐国的贤能官员 B. 楚国的大臣 C. 商朝的君主 D. 即墨的宰相
诗中提到的“楚庄王”的故事是: A.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B. 三年不出令 C. 三年不听政 D. 三年不饮酒
诗中提到的“帝武丁”的故事是: A.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B. 三年不出令 C. 三年不听政 D. 三年不饮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