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5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0:03
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
王安石
谏书平日皂囊中,
朝路争看一马骢。
汉节饱曾冲海雾,
楚帆聊复借湖风。
皇华命使今为重,
直道酬君远亦同。
投老承明无补助,
得为湘守即随公。
这首诗的意思是:谏书平时藏在皂囊中,朝廷的道路上争相观看一匹骏马。汉朝的节令曾经抵挡海上的雾霭,楚地的帆船则借着湖上的风行驶。皇帝的命令让你出使,责任重大,走正道报答君主,虽远也能相同。年老后仍然承明无所助,若能担任湘地的守卫,便可随你而去。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名的变法派领袖。他一生致力于政治和经济改革,提倡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治国方针,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行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沈兴宗作为他的朋友被派往湖南出使,王安石以诗表达对其的祝福和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关怀的送别诗。王安石通过对沈兴宗出使湖南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对朋友的期许。从开头“谏书平日皂囊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将谏书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暗示出使的任务并非轻松。接着“朝路争看一马骢”则展现出沈兴宗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仿佛他就是那匹骏马,受人瞩目。
诗中提到“汉节饱曾冲海雾”,则用汉朝的历史来映衬出国家的沧桑与变迁,强调了出使的重大意义。而“楚帆聊复借湖风”则表现了出使湖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王安石在诗的最后,透出一种对老年的感慨,“投老承明无补助”,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事业的执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思,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传达了忠诚、责任与期望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汉节”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得为湘守即随公”中的“湘守”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