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45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迳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修竹在寒风中显得更加翠绿,晚日照耀下,江山显得格外苍茫。幽静的小径上无人经过,唯有我独自享受那幽芳,这种遗憾又有谁能知晓呢?只和梅花轻声细语。懒得去追逐那游丝般的春意。用心去寻找春天,却发现花香在无处可寻。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爱国者。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豪情激昂的词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内心感受到强烈的孤独与失落。此诗写于晚秋,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卜算子·修竹翠罗寒》中,辛弃疾通过描绘修竹和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幽静而孤独的情感。诗的开头以“修竹翠罗寒”开始,勾勒出一种清冷的景象,给人以孤独之感。这里的“修竹”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格与精神追求。接着,诗人通过“迟日江山暮”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傍晚的日光映照着苍茫的江山,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幽迳无人独自芳”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他在静谧的小路上,独自享受着花香,却也感受到深深的遗憾与寂寞。此恨知无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苦楚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只共梅花语”,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梅花似乎成为了他唯一的知音。最后的“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虽然春天的气息渗透在每一个角落,但却难以捕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以孤独与失落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中“修竹”象征着什么?
A. 温暖的友情
B. 高洁的品格
C. 生命的脆弱
“幽迳无人独自芳”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梅花”主要代表什么?
A. 胜利
B. 友情
C. 诗人内心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