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28
生查子(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辛弃疾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
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以“谁倾沧海珠”提问,仿佛在询问谁把海中的珍珠洒落在明亮的月光下,展现了一种对美景的赞叹。接着,诗人邀请人们饮酒,并用柔和的言语来形容春天的雪花,传达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气氛。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虽然现实中没有理想中的凤凰,空有美好的笛声,却依然醉倒在了陶渊明的松菊之中,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抗金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所处的时代是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族危机感强烈,辛弃疾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生查子》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危机之际,他的诗词常常寄托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词中融入了对饮酒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篇“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不仅引人入胜,更展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软语裁春雪”则体现了诗人柔情的一面,仿佛在描绘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日。
随着诗歌深入,诗人转向对现实的思考,“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尽管现实中缺乏理想的美好,但诗人依旧醉心于陶渊明那种隐逸的生活,最终在“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中,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韵律的美感,内容上则深刻而富有哲理,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值得深思与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充满失落与无奈,但仍然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中提到“沧海珠”象征什么?
A) 珍贵的事物
B) 失落的理想
C) 自然的美景
“醉倒却归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荣华富贵
B) 隐逸生活
C) 游历四方
诗中“春雪”用来形容什么?
A) 柔和的言语
B) 现实的无奈
C) 美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