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4:58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开头提到友人的音信如春风般温暖,盛事如同高耸的山峦。接下来,诗人用三台星象和五色文采来比喻友人的卓越才华,感觉如同欣赏乐府的美妙,思绪深邃如同测量天河的深度。寒冷的谷地因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温暖,幽静的宫廷中草木繁盛而香气四溢。诗人感受到情感如同鲜血般浓厚,想要报答友人却让两鬓生霜。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惋惜姑苏的故乡未能安康。提到尧、汤时代的水旱交替,和刘、白时代的风光,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最后,诗人希望能听到歌声画卷,愿意与友人共议长杨的赋诗,但又感慨自己如同碌碌无为之辈,教育的教诲却始终铭记心中。结尾以“几托为鱼梦”隐喻人生的渺茫与追求的无奈。
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创作于范仲淹与晏殊的交往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密切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范仲淹的《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作,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温暖的音信,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春风般温暖,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三台星象和五色文采来比喻友人的才华,显示出对友人的仰慕与敬意。
诗中“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这一句尤其动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激与无奈,虽然心中对友人的感激如血般浓烈,却因为能力不足而无以回报,感到岁月的无情。此情此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惋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顾历史,提到尧汤的水旱与刘白的风光,似乎在反思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最后,诗人以“几托为鱼梦”结束,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才华,也深刻反映了人情世故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一种悲怆而又优雅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寒谷”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地方
B. 寒冷的山谷
C. 繁茂的花园
D. 幽静的湖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心似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
判断题:诗中“几托为鱼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清晰追求。(对/错)
范仲淹 vs.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