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3:37
翠凤分翎耸耸,紫丝刷羽层层。
势逞风摇浑欲斗,雨急听疑鸣。
朱顶慢教鹤并,丹砂未许蜂争。
啼霜不报人间晓,何意拟苍蝇。
翠绿色的凤凰展开翅羽,轻盈地摇动着;紫色的丝羽层层叠叠,显得格外华丽。
在风中,它们似乎在争斗;急促的雨声中,听起来像是它们在鸣叫。
朱色的顶羽慢慢地让白鹤靠近,而丹砂色的蜜蜂却不能随意争斗。
鸣叫的霜雾并没有报知人间的黎明,为什么要和苍蝇一般呢?
诗中提到的“朱顶”和“丹砂”,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尊贵和美丽的事物。诗中还隐含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高濂,明代著名诗人,字彦舟,号清风居士,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著称。其作品常蕴含哲理,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乌夜啼 紫鸡冠》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鸟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翠凤与紫丝的描写,使人仿佛看到了绚丽的羽毛在风中摇曳,生动而美丽。而后面的“势逞风摇浑欲斗”,则带出了一丝紧张感,似乎在暗示自然界的竞争与斗争。
此外,朱顶的鹤与丹砂的蜂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物之间关系的观察,表现出一种和谐却又有竞争的自然法则。最后一句“啼霜不报人间晓,何意拟苍蝇”,则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以鸟鸣象征自然的声音,而与苍蝇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不同层次与价值。
诗歌通过自然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美与竞争,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张力,表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翠凤”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朱顶”象征什么?
最后一行“何意拟苍蝇”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看法。高濂的诗歌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生命的思考,而杜甫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社会时事和人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