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乌夜啼 其八》

时间: 2025-04-29 14:43:37

诗句

巴陵三江口,芦荻齐如麻。

执手与欢别,痛切当奈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3:37

原文展示:

巴陵三江口,芦荻齐如麻。
执手与欢别,痛切当奈何。

白话文翻译:

在巴陵三江的入口处,芦苇和荻草齐刷刷地生长着,像麻一样高。
与心爱的人握手欢别,心中感到无比痛苦,这该如何面对呢?

注释:

  • 巴陵:地名,指的是今湖南省岳阳地区。
  • 三江口:指三条河流交汇之处,这里特指的是长江、洞庭湖及其支流的交汇。
  • 芦荻:指芦苇和荻草,生长在水边,象征着自然风光。
  • 执手:握住手,表示亲密和不舍。
  • 欢别:欢快而不舍地分别。
  • 痛切:痛苦而深切的感情。
  • 奈何:表示无奈、无法应对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乌夜啼》是隋代的一首古诗,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无法考证。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文化交流频繁,诗歌发展迅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别离的时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离别的关注。

诗歌鉴赏:

《乌夜啼 其八》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首句“巴陵三江口,芦荻齐如麻”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三江相汇的地理位置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场景,也象征着人生的交汇与分离。芦荻的生长,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繁盛与短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显得尤为珍贵。

第二句“执手与欢别,痛切当奈何”则转入对情感的深刻反思。握手告别的瞬间,虽有欢笑,却也充满了无奈与痛苦。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诗人通过简单的对话方式,传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也蕴含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巴陵三江口:描绘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设定了场景。
  • 芦荻齐如麻:用“齐如麻”形象地表达了芦苇生长得茂盛,暗示着生命的蓬勃。
  • 执手与欢别: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交往,通过握手这一动作表明情感的深厚。
  • 痛切当奈何: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芦荻比作麻,增强了自然景象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的结构整齐,形成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排比:通过“执手”和“欢别”,强调了离别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感慨,表露了人们在欢别时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陵:象征着地理的特定性和历史的深厚。
  • 三江:代表着交融与分离,暗示人生的复杂性。
  • 芦荻: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脆弱。
  • 执手:象征着亲密关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巴陵三江口”中“巴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
    • B. 湖北
    • C. 浙江
  2. “执手与欢别”中“执手”指的是什么动作?

    • A. 拥抱
    • B. 握手
    • C. 拍肩
  3. “痛切当奈何”中的“奈何”是什么意思?

    • A. 如何
    • B. 何必
    • C. 哪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意象来传达内心的痛苦,两者都展现了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但在表现手法上则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隋唐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南华寺 石鼓歌 如梦令·春思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和三舍人省上(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驾幸景 鳆鱼行 石炭(并引) 扶风天和寺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其二 再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跂行喙息 意广才疏 中壤 刻峭 肉字旁的字 不赞一辞 耂字旁的字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传饭 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较短比长 片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大衍之数 函矢相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