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时间: 2025-05-01 01:37:41

诗句

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

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

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

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7:41

原文展示

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梅尧臣

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
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
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
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

白话文翻译

在越地的乡间,溪水与河流交织,构建出如同琵琶的尾部。
琵琶每天都发出秋天的声音,雁阵飞过洞庭湖,微风拂动芦苇。
南斗星在湖面上静止不动,长刀的锋芒映衬着碧绿的耳朵。
美丽的月亮在寒冷的溪水上空明亮地升起,青铜般的光辉照耀着几里远的地方。
清晨因吴地的客人轻轻飘过,满纸的书信如同欣喜的蚕丝。

注释

  • 余水:指的是流经越地的河流。
  • 琵琶尾:比喻水流的形状,像琵琶的尾部。
  • 秋声:指琵琶发出的音调,带有秋天的萧瑟感。
  • 洞庭:指洞庭湖,著名的湖泊。
  • 南斗:南斗星,形象地描绘了星空的宁静。
  • 姱娥:美丽的月亮,传说中的月神。
  • 青铜莹磨:形容月光的明亮和清澈。
  • 吴客:指来自吴地的客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细腻,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具有较高的评价。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李尉相聚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越地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将自然景观与音乐意象巧妙结合,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接着“琵琶日日有秋声”,通过琵琶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秋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中间部分描绘了秋日的湖面和星空,表现了静谧与安详,诗句“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星空与湖面的和谐,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而“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则通过月光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清冷而又令人心醉的美感,诗人仿佛在夜色中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诗人写道“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这句不仅点明了友人之情,还通过轻盈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愉悦的心情,令整个诗篇在沉静中透露出一丝欢快。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情感,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描述了越地的水流形状,像琵琶的尾部,暗示了自然的和谐。
  2. “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琵琶声如秋声,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雁阵的飞过增添了动态感。
  3. “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南斗星与湖面静谧相对,表现了宁静之美。
  4. “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月光洒在寒溪上,照亮了远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之美。
  5. “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与友人相聚的愉悦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喻为琵琶尾,形象生动。
  • 拟人:琵琶声被赋予了秋声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友谊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余水:象征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琵琶:代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秋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
  • 雁阵:象征自由与离别。
  • 寒溪:代表静谧与清凉,隐喻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余水”指的是什么?

    • A. 湖泊
    • B. 河流
    • C. 溪水
    • D. 泉水
  2. “琵琶日日有秋声”中“秋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秋天的气息
    • B. 忧伤的情感
    • C. 自然的声音
    • D. 音乐的旋律
  3. 诗中提到的“姱娥”是指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美丽的月亮
    • C. 清澈的溪水
    • D. 悠扬的音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梅尧臣杜甫的诗作都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梅尧臣更多地融入了友谊与生活的喜悦,而杜甫则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梅尧臣及其他宋代诗人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古代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 《诗经》与《楚辞》:提供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影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清县河亭 望远行·欲别无言倚画屏 暴雨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 闺月 赠戍兵 绥州作 春暮 思帝乡·云髻坠 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懵头转向 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族望 躬逢盛事 啼眼 妍姿妖艳 儒林丈人 私字儿的字 三点水的字 名利之境 閠字旁的字 包含迷的词语有哪些 燕佳 罴褥 鳥字旁的字 禀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