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05
雨来江涨波浑。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
雨水来临,江水上涨,波涛汹涌,沙滩的痕迹完全被淹没。水淹过竹桥,草径延伸到柴门。孤烟袅袅升起,千树之间,隐约可见几家村落。牛背上传来一声悠长的笛音,宣告着黄昏的来临。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牛背”和“长笛”结合农田生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恬淡,反映出农民生活的真实。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惭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律诗著称。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活跃,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其诗风豪放,情感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乌夜啼·梅雨》创作于明代的梅雨季节,正是江南地区雨水连绵的时期。此时,杨慎在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农业的节奏,结合个人的心境,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杨慎的《乌夜啼·梅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梅雨季节的江南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整首诗通过雨水、江水、竹桥、村庄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在梅雨的笼罩下,江水汹涌,沙痕无存,给人一种自然界无常的感受。诗中的“孤烟起”更是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思索,似乎是在感慨时光流逝与人事无常。最后,牛背上的长笛声,既是一种生活的象征,也带有一丝离别之感,仿佛是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与自然。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杨慎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思考,通过描绘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珍惜。
诗中“江涨波浑”的意思是:
A. 江水上涨,波涛汹涌
B. 江水清澈,波光粼粼
C. 江水平静,波澜不惊
“孤烟起”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寂
C. 忧愁
诗中牛背上的“长笛”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离别与思念
C. 争斗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杨慎的《乌夜啼·梅雨》更侧重于描绘乡村生活的细腻与自然景象,而李白的作品则多体现了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宁静细腻,后者豪放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