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32
红情
题吴兴周侍御丈缦云先生茗边填词第二图,同璞斋作
作者: 邓瑜 〔清代〕
此翁仙侣。耐半瓯沁雪,松篁如许。
往事从头,依旧茶经配图谱。
师弟传神画里,休定认后游前度。
但侧耳便有瓶笙,相和沸疏雨。
云雾。梦同煮。
料袅入篆烟,荡漾心缕。
引商刻羽,隔院呼鬟试鹦鹉。
几遍回甘忍俊,惯消息腋风脾露。
是江表家世也,曲终善顾。
这位老翁宛如仙人般的伴侣,能够耐心地品尝半瓯沁入雪水的茶,松竹与他相伴,正如那样美好。
往日的种种回忆从头涌现,依旧是茶经与图谱的完美搭配。
师弟们在画中传达着神韵,切勿认定后来的游历与前度的旧事。
只需侧耳倾听,便能感受到瓶中的笙音,与那淅沥的细雨相互应和。
云雾缭绕,梦里仿佛一起煮茶。
细烟袅袅飘散,荡漾出心中的丝丝缕缕。
引商音刻羽,隔着院子呼唤鬟发,试试鹦鹉的叫声。
几番回甘,忍不住笑出声来,习惯了那腋下风的清凉与露水的滋润。
这就是江南的家世,曲终人散时,回眸善待。
邓瑜,清代诗人,生于清朝的一位文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吴兴地区,特意为周侍御丈缦云先生的茶境题写,表达对茶道和友人情谊的赞美。诗中透露出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沉醉。
这首《红情》展现了邓瑜对茶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开头两句即以“此翁仙侣”引入,描绘出一位有着仙人气质的老者,耐心地品味着清冽的茶水,令人感受到茶的清香和淡雅。诗中多次提到“往事”、“师弟”、“茶经”等词汇,展现了作者对过往记忆的追溯,以及对茶道和艺术传承的重视。
在意象上,诗中通过“瓶笙”、“疏雨”、“篆烟”等描绘,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仿佛身处于一个隐逸的茶院,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尤其是“几遍回甘忍俊”,表达了品茶时的愉悦与轻松,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曲终善顾”则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暗示人生如曲,虽有终了,但留存的美好回忆与情感却是永恒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邓瑜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整首诗围绕茶文化、友谊与人生哲理,探讨了回忆与当下的交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此翁”指的是谁?
A. 老年男子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几遍回甘忍俊”中的“回甘”指的是什么?
A. 茶的味道回味无穷
B. 生活的甜蜜
C. 朋友的友情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战争
B. 茶文化与友谊
C. 自然景观
对比邓瑜的《红情》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展现了饮品与自然的结合,但邓瑜更侧重于茶的清雅与友人情谊,而李白则表达了对酒的豪放与个人独酌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