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2:52
赤城山,霞色起夜半。
建标自古,羡吟玩。
仙人,手若可唤。
彤光射胸臆,三宴骨自换。
赤城山在夜半时分,霞光闪烁。
自古以来,人们在这里立下标志,羡慕那些吟咏玩乐的人。
如同仙人一般,仿佛可以呼唤。
红光射入胸怀,三次宴会的骨骼也随之变化。
此诗提及的“仙人”引自道教文化中对超自然存在的描写,常常用以表达对理想境界和长生不老的向往。赤城山作为诗中景物,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的追求。
尤袤,宋代诗人,字子傪,号醉翁,生于南宋时期。他以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而著称,常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该诗词创作于尤袤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此诗通过对赤城山霞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赞美。开头的“赤城山,霞色起夜半”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迷人的夜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随后提到的“建标自古,羡吟玩”则表达了对古代吟咏文化的追慕,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仙人,手若可唤”一句,展现了诗人希望超越尘世束缚,达到一种理想境界的渴望。而末尾的“彤光射胸臆,三宴骨自换”则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寓意着在美好景色中,人的心灵和生命也会得到升华与重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慕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赤城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羡吟玩”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彤光射胸臆”中的“彤光”指的是什么?
尤袤的作品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的追求,但尤袤更侧重于描绘具体的景象,而王维则多用意象表达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