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1:33
征帆西指几回还,天险孤悬岛一湾。
村有居民皆近海,墙多古石却无山。
夙因瘠土耕渔苦,况值灾时稼穑艰。
不是明公妙为政,何缘风景得安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边的乡村图景,诗人在回望自己的故乡时,感慨万千。征帆几次驶向西方,却又屡屡返回,孤悬的岛屿与大海形成鲜明对比。村庄的居民们都居住在靠海的地方,村墙上布满了古老的石头,却没有高山。由于土壤贫瘠,耕作与捕鱼的生活十分艰辛,尤其在灾荒时期,农作物的收成更加困难。若不是明公施政得当,乡村又怎能享受这样的安闲风景呢?
诗中提到的“明公”可理解为对当时地方官员的赞颂,体现了对良治的渴望和感激。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的艰苦与当局治理的成效,反映了对社会安定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海边村庄的独特风貌。开篇的“征帆西指几回还”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游子情怀,更揭示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接着,诗人用“天险孤悬岛一湾”描绘出村庄的孤立与险要,突显了海边生活的艰辛。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村民们在“瘠土耕渔苦”的环境中,生活艰难,尤其在灾荒时节,生活更加困苦。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转折而出,表达了对良好政治的感激,若不是“明公”的明智治理,这样的安闲景象将难以实现。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也展现了他对良治的期待与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沈长棻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村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良好政治的感激与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征帆西指几回还”的意思是:
A. 船只多次往西出海
B. 船只一次出海
C. 船只不再返回
在诗中,村庄的居民生活环境如何?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艰苦
C. 生活安闲
“不是明公妙为政”意思是:
A. 官员治理不当
B. 官员治理得当
C. 官员不关心民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长棻的《壬辰1832春来澎办赈务临行赋此为蒋怿庵刺史志别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及对社会的思考,但沈长棻的诗更强调地方治理的成效,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忧伤。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都有独特之处,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