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泊松江驿》

时间: 2025-04-28 06:19:54

诗句

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

岁月方惊离别尽,

烟波仍驻古今愁。

云阴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

还有吴娃旧歌曲,棹声遥散采菱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19:54

原文展示:

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云阴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还有吴娃旧歌曲,棹声遥散采菱舟。

白话文翻译:

一片孤帆载着孤独的旅人,在傍晚时分徘徊不前,红蓼花盛开的水边驿站迎来了秋天的气息。岁月流逝,离别的情感刚刚平息,但烟波浩渺中依旧承载着古今的忧愁。云层遮蔽了故国的山川,天色渐晚,潮水退去,江面上空荡荡的,渔网已被收回。远处传来吴地女子的古老歌曲,船桨声在远处散开,伴随着采菱的小舟。

注释:

  • 片帆:指孤舟上的帆。
  • 孤客:孤独的旅人。
  • 夷犹:徘徊不前。
  • 红蓼:一种水生植物,花红色。
  • 水驿:水边的驿站。
  • 烟波:指水面上弥漫的雾气。
  • 网罟:渔网。
  • 吴娃:吴地的女子。
  • 棹声:船桨划水的声音。
  • 采菱舟:采菱角的小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松江驿站晚泊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经过松江驿站时所作,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泊松江驿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诗中“片帆孤客晚夷犹”一句,既描绘了诗人孤独的旅行情景,又暗示了内心的徘徊和不安。“红蓼花前水驿秋”则进一步以秋天的景象,加深了诗人的孤寂感。后两句“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通过对烟波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古今离愁的共鸣。最后两句“还有吴娃旧歌曲,棹声遥散采菱舟”,则以远处的歌声和船桨声,为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乡愁和怀旧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片帆孤客晚夷犹:诗人以孤帆和孤客的形象,描绘了自己孤独的旅行情景,晚夷犹则表达了内心的徘徊和不安。
  2. 红蓼花前水驿秋:红蓼花和水驿的秋景,加深了诗人的孤寂感,同时也为诗增添了季节的色彩。
  3. 岁月方惊离别尽:诗人感慨岁月的流逝,离别的情感刚刚平息,但内心的感慨依然存在。
  4. 烟波仍驻古今愁:烟波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古今离愁的共鸣,烟波成为了古今愁的象征。
  5. 云阴故国山川暮:云阴和山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暮色则加深了这种情感。
  6. 潮落空江网罟收:潮落和空江的景象,描绘了江面的宁静,网罟的收回则暗示了渔人的归家。
  7. 还有吴娃旧歌曲:吴娃的旧歌曲,为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乡愁和怀旧之情。
  8. 棹声遥散采菱舟:棹声和采菱舟的描写,为诗增添了动态的元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波仍驻古今愁”中的“烟波”比喻古今的忧愁。
  • 拟人:如“片帆孤客晚夷犹”中的“夷犹”赋予了孤客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晚泊松江驿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片帆、孤客:孤独的旅行情景。
  • 红蓼花、水驿:秋天的景象,加深了诗人的孤寂感。
  • 烟波:古今愁的象征。
  • 云阴、山川:故国的思念。
  • 潮落、空江、网罟:江面的宁静和渔人的归家。
  • 吴娃、旧歌曲、棹声、采菱舟:乡愁和怀旧之情,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片帆孤客晚夷犹”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热闹的集市 B. 孤独的旅行情景 C. 欢快的聚会 D. 繁忙的码头 答案:B

  2. “红蓼花前水驿秋”中的“红蓼花”是什么? A. 一种水生植物 B. 一种山花 C. 一种野草 D. 一种果树 答案:A

  3. “烟波仍驻古今愁”中的“烟波”比喻了什么? A. 平静的水面 B. 古今的忧愁 C. 美丽的风景 D. 繁忙的船只 答案:B

  4. “还有吴娃旧歌曲”中的“吴娃”指的是什么? A. 吴地的男子 B. 吴地的女子 C. 吴地的乐器 D. 吴地的舞蹈 答案:B

  5. “棹声遥散采菱舟”中的“棹声”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雨声 C. 船桨划水的声音 D. 鸟鸣声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高楼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郢的《晚泊松江驿》: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和内心的孤独,而《晚泊松江驿》则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李郢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郢诗歌的背景和风格。

相关查询

沙塞子 沙塞子 前题 喇嘛僧 沙塞子(席上送赵戒叔,时东南方扰) 沙塞子(大悲、再作) 折丹桂 折丹桂 折丹桂 自题履错集示月如 折丹桂·初秋两两留蓂荚 折丹桂 赠丹阳 折丹桂·气财色酒相调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踽踽 十二金牌 韦字旁的字 月坠花折 峭立 不知天高地厚 目字旁的字 石火风灯 贵不召骄 吝啬鬼 包含队的成语 求仙 理结尾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神域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