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8:04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后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魏侯因其治政有方而声名显赫,曾在江湖中做官而名声在外。
有人说他的才华与钜鹿公相似,得到了诏书升任守二千石的官职。
前几天见过贤良之人,后来却因得罪他而感到后悔,艾封沾染着泪水再次懊悔。
用牛刀割鸡这样的事情并不算困难,期待他能在宿迁一展所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格清新俊逸,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深得文学界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与魏君俞知分别之际,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与期待。魏君因其才华与品德获得升迁,既有对其前途的祝福,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思考。
这首诗以俞知的生平和前途为主线,通过描绘他在官场上的声名和才能,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由衷赞美与期望。前两句开篇即点明魏侯的才华和声望,展现出他治理能力的卓越,紧接着以“人言才似钜鹿公”抒发对其才华的认可,这种比较不仅提升了魏侯的形象,也借此引出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诗中通过“前日见贤后得罪”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表现了人心的难测和对贤良之士的敬重。最后两句“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期待,既有对俞知的鼓励,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黄庭坚的诗歌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对官场生涯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魏侯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与对理想官吏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魏侯因何得名?
“牛刀割鸡”在诗中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