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百里大夫冢》

时间: 2025-04-27 16:38:56

诗句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蘖,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38:56

原文展示:

过百里大夫冢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蘖,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白话文翻译:

这位行客心中满怀忧愁,更何况是对古人的思念。
何年何月,这一丘土埋葬了多少故事,却再也看不到石麒麟的踪影。
断碑上尚能勉强辨认,大夫曾经在秦国中叱诧风云。
虞公虽然有过辉煌,但当将军西去问津时,已然无果。
谁能知道那五羊的皮,能够换得千金的身价?
如今的世俗徒有其表,浮泛的言辞嫉妒真实的道理。
幸而遇到了孟轲的赞赏,我也不愧于微子的灵魂。

注释:

  • 行客:行路之人,指流浪或远行的人。
  • 忧端:忧愁的根源或原因。
  • 丘土:土丘,指坟墓。
  • 石麒麟:古代墓碑上的一种装饰,象征高贵。
  • 断碑:破损的碑文。
  • 霸秦:在秦国掌权或显赫一时。
  • 虞公:历史上有名的虞允文,曾担任重任。
  • 自粥:指自给自足的生活。
  • 千金身:形容地位或财富的极高。
  • 末俗:末世的风俗。
  • 工媒蘖:比喻低俗的媒介或手法。
  • 浮言:空洞的言论。
  • 妒道真:嫉妒真实的道理或真理。
  • 孟轲: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微子:微子启,古代贤人,象征正直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理学家。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强调诗歌的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过百里大夫冢》是黄庭坚在游历过程中,经过百里大夫的墓地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世俗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他对古人事迹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社会浮华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过百里大夫冢》是一首通过对古墓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悟之作。全诗以“行客抱忧端”开篇,直接点出行者的忧愁和对古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诗带有一种沉重的情感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对“丘土”的描写,反思了历史的消逝与人物的无常,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惋惜。

诗中的“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思考,尽管他们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仍在。随后,诗人通过“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一语,揭示了社会的浮华与真实价值的关系,强调了世俗的表面和内在的真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人以“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结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与向往,似乎在暗示着在浮华的世俗中,依然要保持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严谨,更在内容上深刻,引发读者对历史、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客抱忧端”:行者心中满怀忧虑。
  • “况复思古人”:更是对古人的思念。
  • “何年一丘土”:何时能看到这块土丘。
  • “不见石麒麟”: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辉煌。
  • “断碑略可读”:即使是破损的碑文,依然可读。
  • “大夫身霸秦”:大夫曾在秦国显赫一时。
  • “虞公纳垂棘”:虞公虽有辉煌,但已无所作为。
  • “将军西问津”:将军西行,却无路可问。
  • “安知五羊皮”:谁能知道这五羊的皮。
  • “自粥千金身”:换得千金的身份。
  • “末俗工媒蘖”:世俗的风气低劣。
  • “浮言妒道真”:空洞的言辞妒忌真实。
  • “幸逢孟轲赏”:幸而得到孟子的赞赏。
  • “不愧微子魂”:不愧于微子的高尚灵魂。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人与现代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价值的变迁。
  • 象征:石麒麟、五羊皮等象征历史的辉煌与人们的追求。
  • 反语:对世俗的讽刺,表面看似繁华,实则空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现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世俗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强调了对真理与人性追求的重要性。这种情感既有怀古之情,又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客:象征流浪与不安。
  • 丘土: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埋藏。
  • 石麒麟:象征昔日的荣耀与高贵。
  • 断碑:象征历史的遗留与反思。
  • 五羊皮:象征财富与地位的获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行客”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旅行者
    C. 古人
    D. 书生

  2. 诗中“安知五羊皮”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财富的象征
    C. 古代的兵器
    D. 诗人的身份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轻松
    C. 忧伤与思考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过百里大夫冢》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但黄庭坚更加侧重对古人事迹的回忆,而杜甫则表现出对现实苦难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法曲献仙音(大石) 一寸金(小石江路) 丑奴儿 丑奴儿 丁香结 商调 月中行(怨恨) 楚村道中 其二 浣沙溪(黄钟·第二) 偶成 烛影摇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屋可诛 牵子 陈谊 彫肝琢肾 侪伍 病字头的字 角字旁的字 正大堂煌 韭字旁的字 啧啧称羡 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麦字旁的字 装门面 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穗两岐 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逖远 包含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