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晴》

时间: 2025-07-28 16:18:40

诗句

江上白蘋风起波,冷纹萦碧暮烟和。

织成一幅鸳鸯锦,零落红衣远恨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18:40

原文展示:

雨晴 倪瓒 〔元代〕 江上白蘋风起波,冷纹萦碧暮烟和。织成一幅鸳鸯锦,零落红衣远恨多。

白话文翻译:

江面上,白蘋随着风起波澜,冷冷的波纹缠绕着碧绿的暮烟。这景象仿佛织成了一幅鸳鸯锦,但锦上的红衣却零落,远方的恨意也因此增多。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离别或思念。
  • 冷纹:指水面上因风而起的波纹。
  • 萦碧:缠绕着碧绿的颜色,这里指波纹与暮烟交织。
  • 鸳鸯锦:比喻美好的景象或情感,鸳鸯常象征恩爱夫妻或恋人。
  • 零落红衣:比喻凋零的花朵或逝去的爱情。
  • 远恨:遥远的恨意或遗憾。

典故解析:

  • 鸳鸯锦:源自中国古代对鸳鸯的象征意义,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元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抒发个人情感或对某段逝去情感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晴天,诗人站在江边,看到白蘋随风起波,暮烟缭绕,触景生情,联想到了鸳鸯锦的美好与红衣零落的遗憾,从而抒发了对远方恨意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雨后的景色,白蘋、风、波、冷纹、碧暮烟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用“织成一幅鸳鸯锦”来形容这美景,但紧接着的“零落红衣远恨多”却透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恨意。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江上白蘋风起波”,描绘了江面上白蘋随风起波的景象,动态中透露出一种宁静的美。
  • 次句“冷纹萦碧暮烟和”,进一步以冷纹和碧暮烟的交织,加深了景色的层次感。
  • 第三句“织成一幅鸳鸯锦”,用比喻手法将景色比作鸳鸯锦,暗示了美好但易逝的情感。
  • 末句“零落红衣远恨多”,通过红衣零落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遗憾和恨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鸳鸯锦”比喻美好的景象或情感。
  • 拟人:“冷纹萦碧”中的“萦”字赋予了波纹以动态和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远方恨意的表达,体现了对逝去情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蘋:象征离别或思念。
  • 冷纹:象征波动的情感或不安。
  • 碧暮烟:象征朦胧的过去或未知的未来。
  • 鸳鸯锦:象征美好的情感或时光。
  • 零落红衣:象征凋零的爱情或逝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蘋”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喜悦 C. 财富 D. 健康

  2. “鸳鸯锦”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美好的景象 B. 战争的残酷 C. 疾病的痛苦 D. 自然的破坏

  3. 诗的末句“零落红衣远恨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满足 C. 遗憾 D.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倪瓒的《雨晴》都通过自然景色抒发情感,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倪瓒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元代诗歌研究》
  • 《倪瓒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画登高望远图送郑世昌赴广州提举八韵 挽王侍郎封公二十韵 送杨太守六韵 哭刘公秉八韵 荣寿堂八韵为吴瑜壁都宪赋 为王用诚题画十二韵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 题石菖蒲六韵 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任人唯亲 提手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殚弱 虎而冠者 抵死瞒生 李广未封 怡然自得 死不旋踵 肉字旁的字 信差 玄化 采字头的字 丨字旁的字 羽开头的成语 珍楼宝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