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4:56
将入匡庐留别社中诸子
释今音 〔明代〕
十年浪迹事俱非,会向烟霞洞壑归。
瓢笠不辞行路涩,琴书长与故人违。
鹿门妻子皈空尽,阳羡田庐举手挥。
此去东林胜犹在,白莲依旧赏心稀。
这十年我在外漂泊,经历的事都已不再是旧日的模样,今我将返回那烟霞缭绕的山洞和深壑。
我不惧行路的艰辛,仍然带着我的笠帽和瓢,然而琴书却与我的故人渐行渐远。
鹿门的妻子和孩子,已无处可归,阳羡的田庐,我只能远远挥手告别。
这次离去,东林的胜景依旧存在,然而白莲花的盛开却已变得稀少,让人更加感到心中惆怅。
作者介绍:释今音,明代僧人,擅长诗文,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离开社中时,对过去十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思索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开头的“十年浪迹事俱非”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又暗含了时间的无情与事态的变化。诗人在外漂泊多年,身心俱疲,面对纷扰的世事,他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宁静。
“瓢笠不辞行路涩”展现了他不畏艰难的决心,虽然离开故人,心中却依然挂念。后面提到的“鹿门妻子皈空尽”,描绘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失落,家庭的缺失让他倍感惆怅。末尾的“白莲依旧赏心稀”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尽管东林的美景依旧存在,但白莲的稀少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美好的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浮沉的感慨、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鹿门”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D. 一个城市
“瓢笠”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旅行的艰辛
C. 朋友
D.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