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3:03
送成都护戎韩舍人
范祥 〔宋代〕
全蜀兵符重,霄宸注念劳。
临戎号人杰,分组得时髦。
军府威名播,斋坛世阀高。
历桥题驷马,扬旆启三刀。
矍铄前谋大,澄清此志豪。
忠臣希子贡,民颂继王褒。
腊市繁千盖,春江涨万艘。
浣溪云粉簿,公暇废援毫。
全蜀的兵符沉重,天上的神明注视着他的辛劳。
在战场上,他被称为人杰,能够分组作战,时机把握得当。
军府的威名远播,斋坛的地位显赫。
经过桥梁,马车留下题名,旗帜高扬,开启了新的征程。
他神采奕奕,谋划着伟大的前景,志向清晰而豪迈。
忠臣如同子贡,百姓颂扬着继承王褒的美德。
腊月的集市上,繁盛的商铺千家万户,春江涨水,船只满载而来。
浣溪的云雾中,粉色的簿子上,公闲时不再拿起笔墨。
作者介绍:范祥,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尚无详细记录,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护戎的韩舍人,表达了对他前往成都的祝福与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人的尊敬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护戎韩舍人的赞美与祝福。开篇便以“全蜀兵符重,霄宸注念劳”引入,展现出韩舍人承担的重大责任以及神明对他的关注,赋予其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接着,诗人提及韩舍人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以及他在军府中的威名,表现出其非凡的才能和地位。
诗中的“忠臣希子贡,民颂继王褒”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来赞美韩舍人的忠诚,既展现了个人的美德,也反映了百姓对其的支持和赞誉,进一步加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的几句则通过描绘腊市的繁荣与春江的涨水,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的赞美,也有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寄托,展现了范祥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护戎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诚和才能的崇敬,同时反映了对国家繁荣和未来希望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忠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尝君
B. 子贡
C. 诸葛亮
诗中“腊市繁千盖”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夏天的繁华
B. 冬天的热闹
C. 春天的生机
诗的主题主要是赞美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忠诚与才华
C. 个人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送成都护戎韩舍人》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