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01
酬吴七见寄
白居易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
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
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
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
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
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
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
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
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
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
竹药闭深院,琴尊开小轩。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君本上清人,名在石堂间。
不知有何过,谪作人间仙。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
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在曲江我身患重病,平日里常常关上门不见客人。
又听说有马死了,我更是懒得出门。
听说有人送书来,我才起身出门去看。
信封是素色的,上面用丹字署名,里面是美妙的诗篇。
我口中吟诵,耳边自听,正值暑天,心情却无比清爽。
仿佛在漱口寒玉水,犹如耳闻商声悠扬的琴音。
首章叹息时节变迁,末句却带着思念的笑言。
懒惰得不去拜访朋友,隔着街道就像隔着高山。
曾听陶渊明说过,心远之处,地自偏僻。
你住在安邑,周围车马喧嚣。
竹药闭锁深院,琴尊却在小轩中开启。
谁知市南之地,竟然成了壶中人间。
你本是上清之人,名声在石堂之间。
不知为何被贬,沦落为人间的仙人。
常常害怕岁月流逝,飘然归于紫烟。
莫忘蜉蝣之内,进士之间有同年。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而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吴七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既有病中的孤寂,也有对友人的回忆,表现出诗人虽身处闲适之境,但心中依然挂念朋友。
《酬吴七见寄》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白居易以自己身病的状态为引子,展开对友人吴七的深情思念。在曲江这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地方,白居易的内心却是孤寂的,常常关上门,避免与外界的接触。这种状态既是对病痛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的逃避。
诗中通过“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表达了他内心对友情的渴望。信中的文字如“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而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具哲理意味,诗人通过竹药和琴尊的意象,表现出一种隐士般的清静与洒脱,同时也反映了世俗喧嚣与内心宁静之间的对比。
整首诗在描写友情的同时,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特别是最后几句,既道出了人世无常的哲理,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白居易用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间繁华的淡泊,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曲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素缄”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