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27
原文展示:
有客有客字晦叔,东皋岁收可饘粥。何为得饱尚多忧,岂是老穷无止足。十日之中九日病,以杖扶行惧颠覆。呜呼一歌兮意长,风林助我鸣悲商。
白话文翻译:
有一位客人,字晦叔,他在东皋的田地每年收获勉强够吃粥。为什么吃饱了还有那么多忧虑,难道是因为年老贫穷而不知足吗?十天中有九天生病,需要用手杖支撑行走,担心摔倒。哎,这一声叹息意味深长,风和树林似乎也在帮我发出悲伤的音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后,有感而发,通过描述一位名叫晦叔的客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贫困和疾病带来的痛苦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名叫晦叔的客人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贫困和疾病带来的痛苦。诗中“东皋岁收可饘粥”一句,简洁地描绘了晦叔勉强维持生计的情景,而“何为得饱尚多忧”则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勉强糊口的情况下,晦叔仍然充满了忧虑。这种忧虑不仅来自于物质上的匮乏,更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无奈。诗的最后两句“呜呼一歌兮意长,风林助我鸣悲商”,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晦叔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晦叔的悲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晦叔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了贫困和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生活无奈的哀叹。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