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24
原文展示: 频岁田家苦旱蝗,剧思小稔少丁黄。稻粳久渴三秋雨,菽麦俄经一夜霜。未保沟中无殍死,已闻道上有流亡。白头屏处山林下,只怕群偷惯夺攘。
白话文翻译: 连年农家遭受旱灾和蝗灾,极度渴望小小的丰收却人丁稀少。稻米和粳米长时间渴望秋雨,豆麦突然遭受一夜霜冻。不能保证沟渠中没有饿死的人,已经听说道路上有人流亡。白发老人隐居在山林中,只怕盗贼习惯性地抢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农村在连年旱灾和蝗灾下的悲惨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农田的枯渴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宋代农村在连年旱灾和蝗灾下的悲惨景象。诗中“频岁田家苦旱蝗”一句,直接点出了农民所遭受的灾难,而“稻粳久渴三秋雨,菽麦俄经一夜霜”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加深了这种苦难的氛围。后两句“未保沟中无殍死,已闻道上有流亡”更是直接揭示了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映宋代农村在连年旱灾和蝗灾下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A. 旱灾和蝗灾 B. 水灾和风灾 C. 霜冻和地震 D. 火灾和瘟疫 答案:A
诗中“稻粳久渴三秋雨”表达了什么? A. 农田的丰收 B. 农田的干旱 C. 农田的灌溉 D. 农田的肥沃 答案:B
诗中“未保沟中无殍死”揭示了什么? A. 人民的幸福生活 B. 人民的悲惨境遇 C. 人民的富裕生活 D. 人民的安逸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