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梓州城》

时间: 2025-05-01 15:36:44

诗句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6:44

原文展示:

九日登梓州城
作者:杜甫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白话文翻译:

在往日我曾与朋友们共饮黄花酒,而如今我已是满头白发的老翁。追求快乐的能力已然不同,但望远的心情却与往昔相同。我的弟妹们在悲伤的歌声中,而朝廷的人们却沉醉于自己的眼前。今天的战争与边关,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感慨。

注释:

  • 伊昔:往日、以前。
  • 黄花酒:指重阳节时喝的菊花酒,象征健康长寿。
  • 白发翁:白发的老人,指年老。
  • 追欢:追求欢乐。
  • 筋力异:身体的力量和能力有所不同。
  • 望远:远望,思念。
  • 弟妹:指自己的兄弟姐妹。
  • 悲歌:悲伤的歌。
  • 朝廷醉眼:指朝廷中的人沉醉于权力和享乐。
  • 兵戈:战争的武器。
  • 关塞:边境的关口,象征战争与动乱。
  • 意无穷:感慨无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杜甫生于盛唐时期,后经历了安史之乱,深感国难与民生之苦。

创作背景:

《九日登梓州城》是杜甫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国家动乱的忧虑。诗中提到的“黄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象征着长寿与团圆,但他在此时已是白发苍苍,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诗歌鉴赏:

杜甫的《九日登梓州城》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身世的变迁。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借助黄花酒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在节日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伊昔黄花酒”引入了温暖的昔日回忆,但随即转为“如今白发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老年的无力与孤独。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中,诗人感叹追求欢乐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但对远方的思念与怀念却依然如故,显示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弟妹的悲歌与朝廷的沉醉形成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困惑愈加明显。

最后两句“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切忧虑,兵戈与关塞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诗人在此感到一种无尽的悲哀与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个人的孤独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显示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伊昔黄花酒:以往在重阳节时与友人欢聚,饮用菊花酒,象征健康长寿。
  2. 如今白发翁:现如今自己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感叹时间的流逝。
  3. 追欢筋力异:追求快乐的能力因年老而减弱。
  4. 望远岁时同:尽管能力减弱,但对远方的眺望和思念却依旧如昔。
  5. 弟妹悲歌里:兄弟姐妹们在悲伤的歌声中,反映家庭的悲痛。
  6. 朝廷醉眼中:朝廷中的人们却沉醉于享乐,形成鲜明对比。
  7. 兵戈与关塞:战争与边境的局势,反映国难。
  8. 此日意无穷:对这一切的感触与感慨是无穷无尽的。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日”和“如今”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象征:黄花酒象征长寿和团圆,而白发则象征衰老和无奈。
  • 排比:通过“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排比,突显社会的对立与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展现了杜甫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酒:象征长寿、团圆与欢乐。
  • 白发翁:象征衰老、无奈与孤独。
  • 悲歌:象征家庭的悲痛与社会的动乱。
  • 兵戈、关塞:象征战争与动乱,反映国家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九日登梓州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与欢聚
    • B. 孤独与忧虑
    • C. 爱情与思念
  2. “伊昔黄花酒”中“黄花酒”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长寿与团圆
    • C. 失败与悲伤
  3. 诗中“弟妹悲歌里”反映了什么?

    • A. 家庭的和谐
    • B. 社会的动荡与家庭的悲痛
    • C. 个人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重阳节的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九日登梓州城》 vs 《登高》:两首诗都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处境的感悟,但《九日登梓州城》更强调了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悲伤,而《登高》则更偏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呈学博宋云溪老师 满庭芳 沈阳小河沿消夏 满庭芳 满庭芳(游人涤赋) 满庭芳 李虞卿见示乐府长短句,极言共山百 满庭芳 和伯紫韵送钱葆馚舍人 满庭芳 题韵梅女史画扇 满庭芳 赠权知微 满庭芳 丙午暮冬,长夜不寐志感 满庭芳(寿金黄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应答如注 气楼 重提旧事 包含别的成语 直心眼儿 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虑无忧 目瞪口呆 北庭都护府 左说右说 尣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浄域 同字框的字 流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