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时间: 2025-05-02 05:29:35

诗句

歌奏毕兮礼献终,六龙驭兮神将升。

明德感兮非黍稷,降福简兮祚休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9:35

原文展示: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歌奏毕兮礼献终,
六龙驭兮神将升。
明德感兮非黍稷,
降福简兮祚休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歌声奏毕,礼仪也结束了;六条龙驾驭着神灵的将领升天而去。明德所感动的不是谷物的丰收,而是降临的福祉表明了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注释:

  • 歌奏毕兮礼献终:歌声已经结束,礼仪也完成了。
  • 六龙驭兮神将升:传说中有六条龙作为神的使者,驾驭着神将升天。
  • 明德感兮非黍稷:明德所感动的并不是农作物,如黍和稷(两种谷物)。
  • 降福简兮祚休征:降临的福气是表明国家安宁与繁荣的简示。

典故解析:

“六龙”是古代传说中用来象征天神或权威的象征,常与天子、祭祀等场合联系在一起。“黍稷”是指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代表着丰收与安定。在古代中国,祭祀活动常常与国家的安宁、丰收紧密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该诗的具体作者为佚名,属于唐代的作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祭祀圜丘的场合,反映了古代中国重视祭祀的观念,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诗歌鉴赏:

《郊庙歌辞》中的这段乐章以其庄重严肃的气氛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开篇的“歌奏毕兮礼献终”便营造出一种仪式感,令人感受到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诗中提到的“六龙驭兮神将升”,通过神话意象的运用,使人联想到天神降临的壮观场面,增强了祭祀的神秘感与崇高感。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德行的思考,强调了明德的重要性,表明国家的安宁与繁荣并不单靠物质的丰收,而是来自于内心的道德感召。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对“德”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国家昌盛与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表达了古人对天命的尊重与信仰,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歌奏毕兮礼献终:仪式的开始与结束,强调了祭祀活动的规范性。
  2. 六龙驭兮神将升:运用神话意象,增加了神秘与庄严的氛围。
  3. 明德感兮非黍稷:指出真正的福祉不是物质丰收,而是道德感召。
  4. 降福简兮祚休征:福气的降临与国家的安宁息息相关。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六龙”象征神灵)、对仗(如“歌奏毕兮礼献终”与“降福简兮祚休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强调真正的丰收与安宁来自于内心的德行,而非单纯的物质。

意象分析:

  • 六龙:象征神灵、权威。
  • 明德:代表道德、良知。
  • 黍稷:象征丰收、物质的富裕。
  • 福气:象征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龙”象征什么?

    • A. 农作物
    • B. 神灵
    • C. 人民
  2. “明德感兮非黍稷”中强调的是什么?

    • A. 物质丰收
    • B. 道德感召
    • C. 战争胜利
  3. 诗中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物质丰收
    • B. 国家安宁
    • C. 神明降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庙会歌辞》:同样涉及祭祀主题的诗作。
  • 《春江花月夜》: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感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 比较《郊庙歌辞》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郊庙歌辞》更侧重于道德与祭祀,而《将进酒》则倾向于享乐与人生短暂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 《唐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铜人捧露盘引(凌歊) 断湘弦(万年欢) 西笑吟 花幕暗 唤春愁 翦征袍(同前) 替人愁 群玉轩(同前) 璧月堂(小重山) 翦朝霞(牡丹同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南 俗不伤雅 良方 爻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宫车晏驾 包含乐的成语 元龙豪气 着结尾的成语 王字旁的字 墆田 雪泥鸿爪 雉伏 业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脏心烂肺 五脏六腑 量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