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0
月落秭归啼树头,巴江日夜自东流。百丈牵船上滩去,风波节节替郎愁。
月亮已经落下,秭归的树头传来啼叫声,巴江日夜不停地向东流淌。百丈长的船只在滩涂上被牵引出去,风浪一波接一波,让我心中愁苦难忍。
陈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籍贯可能在今湖北省,创作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该诗作成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河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身处困境之人的关切。
《竹枝词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感交织的诗。开篇以“月落秭归啼树头”引入,借景抒情,展现了夜幕降临后的寂静与孤独。秭归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啼叫声则传达出一种不安的情绪,仿佛在为某个远行者的命运感到忧虑。
接下来的“巴江日夜自东流”进一步加强了时间的流逝感,长江水日夜不停地向东奔流,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无常与变迁。诗的后半部分“百丈牵船上滩去,风波节节替郎愁”则通过描写船只在滩涂上被牵引的情景,反映出行者的艰辛与无奈,风浪的节节推进更是增添了内心的愁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也通过对旅者心情的描绘,展现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旅途中艰辛的深刻反思,折射出人们在生活困境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苦楚。
诗中提到的“秭归”是指哪个地方?
“巴江日夜自东流”中“东流”指的是什么?
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旅途的艰辛,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语气更显豪放,而陈䞇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