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上送客》

时间: 2025-05-03 15:04:15

诗句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消歇。

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4:15

原文展示: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消歇。
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花已经凋谢,江边的草也已枯萎。
远行的客人,你要去哪里归来?今天孤舟就要启程了。
杜鹃鸟的叫声像是在哭泣,湘江边的竹子斑斑点点如同鲜血。
大家都是多么伤感,仍旧是为了这离别之情。

注释:

  • 江花:指江边的花,象征着美好与离别的伤感。
  • 江草:指江边的草,已枯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情绪。
  • 远客:指远道而来的旅客,带有一种孤独与不舍。
  • 孤舟:象征着孤独的旅程,承载着离别的心情。
  • 杜鹃声似哭:杜鹃鸟的叫声常被人们解读为悲伤,寓意离别之苦。
  • 湘竹:湘江的竹子,竹子常象征坚韧与清高,斑如血则显得触目惊心。

典故解析:

  • 杜鹃:在中国文化中,杜鹃鸟的叫声被认为是哀怨的象征,与离别、思念密切相关,常用于诗歌中表达情感。
  • 湘江:湘江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古代诗人常常以此作为抒发情感的背景,象征着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尤其以写景抒情和关心民生著称。

创作背景:

《江上送客》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离别的感慨。正值江边花草凋零,远行的友人与自然景象相映成趣,更加突显离别的痛苦。

诗歌鉴赏:

《江上送客》是一首充满了浓厚离愁的诗篇。诗的开篇就以“江花已萎绝,江草已消歇”描绘出一幅凄凉的江边景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引出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接着,诗中提出“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将目光聚焦于即将离去的客人,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这里的“孤舟”不仅仅是一只船,更是孤独与不舍的象征,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惆怅。

随后,杜鹃鸟的叫声像哭泣一样,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描绘出一种无言的哀伤。湘竹的描写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出心情的沉重和对离别的无奈。诗的最后一句“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更是强调了离别的普遍性与深刻性,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情感外化与自然景色的呼应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体现了白居易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花已萎绝:江边的花已经凋谢,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
  2. 江草已消歇:江边的草也已枯竭,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3. 远客何处归:远行的客人去哪儿归来,表现出对朋友的忧虑与不舍。
  4. 孤舟今日发:今天孤舟就要启程,象征着离别的即将来临。
  5. 杜鹃声似哭:杜鹃鸟的叫声如同在哭泣,渲染出悲伤的氛围。
  6. 湘竹斑如血:湘江竹子斑斑点点如同鲜血,表达了离别带来的痛苦。
  7. 共是多感人:大家都感到伤感,强调离别的普遍情感。
  8. 仍为此中别:最终还是因为离别而感伤,直指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的叫声比喻为哭泣,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离别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切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情冷暖与世事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花:象征美好与青春,凋谢则寓意失去。
  • 孤舟:象征孤独的旅程,暗示离别的孤独感。
  • 杜鹃:悲伤的象征,常与离别相联系。
  • 湘竹:坚韧与清高的象征,斑如血则加深了情感的冲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上送客》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中“江花已萎绝”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离别的伤感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友人的思念
  3. 杜鹃的叫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高兴
    • B. 悲伤
    • C. 和平
    • D. 自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江上送客》与李白《送友人》比较
    • 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白居易侧重于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李白则更为豪放,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壮志未酬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 其十六 卧龙岩次容彦昭 禅人写真求赞 其二十二 宁华张尉卫辉人也因寇失官妻子为掳行乞归乡 廷试日自述 王司理之官南徐 喜迁莺·戊寅冬至和梦窗,与病树、帅南同作 燕歌行 为陈维立题画 其十 病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字旁的字 直言无隐 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生之愿 偃帖 八音遏密 卦理 雨字头的字 长字旁的字 纵坐标 立刀旁的字 原隰衍沃 穷形尽致 散带 尢字旁的字 稀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